近兩日,一張名稱為“鈉金屬電池、電化學裝置”發明專利截圖在網絡間流傳,由于該專利的擁有者是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關注度被成倍放大。
有媒體發文猜測,寧德時代或將上述專利發明中提及的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用于第二代鈉離子電池,通過改善負極性能提升電池能量密度。
這一猜測是否有根據呢?面對LG新能源以及國內其他競爭者的加速擴張,寧德時代又將如何拓寬自己的護城河?
無負極金屬電池不止用于鈉離子電池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一是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二是降低材料成本。各家企業的研發都是圍繞這兩大目標展開的。
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過去幾年寧德時代、LG新能源以及比亞迪等主流企業分別通過不斷調整正極材料中的摻雜元素、進行系統結構創新(例如寧德時代的CTP技術、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以及加強電池管理系統等方法實現。
眼下,電池原材料中普遍采用鈷、鋰兩種相對稀貴的金屬。去年,鈷、鋰價格一路暴漲,大幅壓縮了電池企業的利潤。不僅如此,從長期來看這兩種金屬的供應并不穩定。
為此,去年寧德時代推出了與鋰離子電池結構相似、原材料更便宜常見的鈉離子電池。由于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僅為160Wh/kg,與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無法相提并論。市場觀點普遍認為,鈉離子電池僅是鋰離子電池的補充。
此次傳出的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專利,分別在電池負極和材料使用方面實現了突破。
所謂的無負極并非從電池外表看不出負極,是指生產制造過程中不添加負極活性材料,僅采用負極集流體作為名義上的負極。但這負極集流體不具備負極的功能,只有在首次充電完成后,正極材料中的金屬遷移到負極集流體的表面,負極集流體上形成的金屬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負極。
此前,在電池負極材料使用方面,石墨幾乎是唯一選項。當然也有國軒高科等企業研究將負極石墨材料改為硅基材料,從而提升能量密度。而根據上述專利材料,若采用無負極技術,那電池也不必再使用石墨等負極材料,而且電池能量密度還能進一步提高。
根據寧德時代此前發布的目標,第二代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達到200Wh/kg。
對于上述推測,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向上海證券報記者確認,相關分析很專業,未來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的應用將不僅限于鈉離子電池。另據了解,此次傳出的專利說明書包括工藝部分內容,距離量產已十分接近。
也有電池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國外也有其他企業正在研究無負極鋰金屬電池技術,相關技術距離應用還有距離。
寧德時代材料體系創新或有突破
第三方機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寧德時代出貨量以超過30%的占比繼續雄踞全球電池企業榜首。
但是,無論為應對最大對手韓國LG新能源IPO,拋出不超過450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還是對國內出貨量排名逐漸上升的中航鋰電和塔菲爾新能源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種種跡象表明這家巨無霸始終充滿了危機感。
長期以來,寧德時代以規模化優勢和產品質量為傲。
在規模擴大方面,該公司近兩年在四川、廣東、福建、江蘇、江西等地馬不停蹄地推動新項目的開工。在技術創新方面,除了在財務報告中能看到不斷增加研發費用、宣布鈉離子電池技術,其他方面仍然給外界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今年寧德時代至少將召開4場發布會對外介紹新技術、新產品以及新商業模式,有望宣布在材料體系創新方面的新成果。
關于材料體系創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近期的講話透露,材料創新本質上是計算水平的比拼。寧德時代正在持續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研發平臺,將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都嵌入到電池研發,實現理性設計。這個平臺將大大加速寧德時代在鈉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無鈷無貴金屬電池等新化學體系方面的研發進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朋友遍天下”著稱的寧德時代近期還在繼續堅持跨界交友。
最新一份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與招商局集團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技創新、綠色交通、綜合金融、綠色園區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去年底,寧德時代與貴州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換電網絡設施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換電能力提升、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深入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首次以電池制造商的身份介入換電領域。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