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一口氣拋出11項交易的國美零售,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上。
此次,國美零售旗下的國美電器與國美真快樂及國美控股集團訂立了11項協議,其中囊括了多個業務的持續關聯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同時稱,擬認購安迅物流9億元債券。
國美零售的新動作背后是何意圖?
資源整合
近日,圍繞零售、房地產、物流等業務,國美零售展開了新一輪資源整合。
根據公告,國美零售訂立的11項關聯交易協議包含采購及供應服務協議、物流及倉儲服務協議、房地產開發管理服務協議等。
其中,在房地產開發管理服務協議上,國美零售在多個地區擁有物業,擬將其開發為包含辦公樓、商鋪、倉儲及物流中心的綜合物業。
此一系列交易完成后,在物流及倉儲方面,除向終端客戶配送外,協議下的物流及倉儲服務也將提供國美零售內部公司之間的物流,涵蓋倉庫與倉庫之間、門店與門店之間的配送以及從倉庫至門店的配送等,為國美零售的電商及實體店業務提供支持。而相關物流也將服務于國美的大量綜合物業。
也就是說,通過這一系列協議的簽訂,國美零售將內部的零售、物流倉儲與房地產資源全面打通。
在國美方面看來,重續和新訂關聯交易是為了通過整合豐富的供應鏈和母集團及成員公司的多方面優勢資源,提升云運營效益。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美一直在嘗試探索一條既包含目前主流玩法,又區別于天貓、京東、拼多多的電商模式。與此同時,國美還要進一步完善其電商生態,補短板。這一系列協議的簽訂,是國美零售整合旗下資源,強化協同效應的動作。”
2021年,國美開啟零售業的轉型之路,并圍繞供應鏈等六個平臺打造零售經營閉環。今年10月份,國美零售就宣布將與國美美家、安迅物流、窖藏等公司合作,提供三年管理服務,為實現目標發力。而這僅是國美在資源整合、平臺打通和競爭分割的一步。
如今,通過對旗下零售、地產、物流的資源打通,國美以倉儲物流為主線實現資源的徹底整合。在這一整合中,關乎整個供應鏈效率提升的物流業務地位也越來越高。
自主掌控物流供應鏈
在物流市場上,國美零售正在試圖進一步掌控話語權。
此次,國美零售還與安迅物流訂立了一份人民幣9億元的可換股債券投資協議,引發業界關注,此舉被視為是國美在物流市場拿下話語權的關鍵一步。
根據公告,國美全資附屬公司寧波鵬信興宇信息技術計劃認購北京鵬潤時代9億元可轉債。北京鵬潤時代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擁有國美倉儲的全部股權,而國美倉儲持有安迅物流的全部股權。
而根據此次約定,國美零售未來有權行使轉股權,從而進一步直接持有安迅物流的30%股權。
近年來,物流產業的繁榮發展,吸引眾多資本進入,零售企業早早開始布局,自建體系跑馬圈地,電商巨頭也自建渠道或在物流板塊合縱連橫。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50.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兩年平均增長7.3%,物流運行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今年以來,除了國美之外,阿里、蘇寧、京東、拼多多等均在快速擴張線下物流體系。
同時,隨著原材料成本增長等因素影響,零售企業在物流上的管控能力,對其產業鏈效率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來,在零售、家裝、百貨等領域發力的國美,也愈發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
據了解,今年7月份,國美零售與整合型供應鏈企業怡亞通在供應鏈物流領域達成合作,希望進一步降低倉儲、運輸與配送成本。
一個月后,國美零售又對安迅物流倉儲資源進行整合,推出了集大件快運、小票零擔等安迅卡航供應鏈物流系統,在運費上便宜15%,進一步推動安迅物流降本增效。
如今,在物流體系上拋出一系列組合拳的國美,再次在資本層面上加碼安迅物流,可見創始人黃光裕回歸后,對物流的重視程度。
“目前國美主要發力的零售、家居家裝等業務背后,都需要強大的物流體系支撐,而自主掌控物流供應鏈,實現供應鏈與物流鏈的直連,對其降低效率及成本而言,至關重要。國美也希望通過對安迅物流的投資,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國美正在為恢復‘原有市場地位’加速‘跑’,物流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是其降成本、開拓新利潤空間的重要板塊。”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而據接近國美人士透露,國美投資安迅物流后,也將進一步擴張全國物流網絡,在物流市場上直接參與競爭,掌握更多話語權。安迅物流采用直營和合作模式,將與大型連鎖實體賣場和超市等合作,在線上線下打通覆蓋果蔬、百貨等的多品類新渠道。
全零售的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巨頭們在同城生活上的發力傳導到物流體系,進而加速構建全零售業態。
“雙11”前夕,京東發布小時購業務,標志著其全面發力即時零售,物流提速至“小時達”甚至是“分鐘達”。據了解,目前這一業務已接入10萬家全品類實體零售門店,覆蓋門店有沃爾瑪、山姆這樣的大型超市;美團加碼本地冷鏈,并在快遞物流業摩拳擦掌;國美零售也在今年進一步擴張供應鏈物流網絡,將前置倉模式的“閃店送”業務向全國鋪開。
此前,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也曾透露過,未來五年及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期望達到一億元,交易規模會達到五億元,而美團閃送無疑是美團向及時零售市場遞交的一個王牌產品。
“隨著國內消費的恢復,商品零售的發展帶來物流規模大幅增長。在這一背景下,零售和電商平臺都在通過自建物流增強綜合競爭力。阿里、京東自建物流系統改進消費體驗已有成功案例,國美也希望通過在物流的領域布局,完善其電商生態,提升賽道平臺競爭力,并在同城零售打開市場。”胡麒牧認為。
縱觀這一賽道,與阿里同城零售業務對標的玩家已各自攻城略地,自帶配送基因的京東、已深度布局的美團,均在這場戰役中早有一席之地。對國美而言,顯然也存在挑戰。
“零售巨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擁有了百萬級別的運營、物流和技術等資產,收購也是彎道超車的一種方式。在電商業務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進入者需要進入新的戰場,開拓新的業務,實現新的增長。除了同城零售,巨頭們同樣在社區團購、新制造、新金融四處出擊。對于互聯網下半場和產業互聯網的時代來說,如何在全零售競爭中勝出,成為巨頭們的新課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級專家莊帥認為。
在當下的新零售市場,一個融合到家到店的全零售消費生態圈正在形成。
不過,在阿里與美團的夾擊之下,零售巨頭要想真正做大規模,必須在直面市場激烈挑戰時,走出差異化之路。
(編輯 喬川川)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