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11月3日,首創環保集團發布公告顯示,為進一步鞏固和增強首創集團環保板塊在行業中的發展優勢,首創環保集團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北京首創大氣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創大氣”)100%的股權,以優化資源配置、聚焦環保主業的戰略舉措,提高綜合競爭實力。
據悉,首創大氣成立于2002年,是國有控股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環保企業。2014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授權的“大氣顆粒物控制技術北京市國際合作基地”,2015年成功登陸“新三板”,是新三板第一家粉塵綜合治理企業。
戰略升級大步走
回顧2021年過去的十個月,首創環保戰略升級動作頻繁。
6月18日,首創股份更名為“首創環保集團”,并正式啟用全新品牌形象的熱度在環保行業內還未消退。
8月31日,首創環保集團正式發布“生態+2025”迭代戰略,以及“值得信賴的環境可持續引領者”的全新企業愿景,“共建清潔、美麗、繁榮的幸福家園”的企業使命,向市場承諾將基于過去“水務+固廢”業務布局,積極開拓大氣工業和資源能源業務,實現“水固氣能”多業態的業務組合。
僅僅兩個月后,收購首創大氣此舉,使首創環保集團成為“水、固、氣、能”一體化綜合環保集團的可能性成為了現實。
業內認為,在國家“3060”雙碳行動計劃推動下,環保產業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發展階段已成為行業的普遍共識的當下,首創環保集團在品牌“元年”幾次重大決策,不僅來自于母公司首創集團的資源優勢,同時來自于對行業發展趨勢深具前瞻性的預判。
“數智”優勢明顯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科技企業,首創大氣業務范圍從城市和工業園區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服務,到智慧環保云平臺、抑塵裝備產品,并擁有優秀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科技創新產品,是環保行業內率先實現數字化的排頭兵。其先后獲2004年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第三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節能環保專項獎,第六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中獲得發明創業金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科研成果被列入國家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并成功自主研制世界第一臺全液壓一體式車載射霧器。
截至2021年底,首創大氣共擁有效專利110項,其中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專利76項、外觀專利2項;另有軟件著作權8項、作品著作權1項;同時擁有一支200余人的高素質技術團隊,碩、博士人員比例70%以上。
此次收購,首創大氣將以數字化、科技化的優勢為首創環保集團賦能,為環保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提供了企業內部合作的平臺。更具行業意義的是,它為首創環保集團“共建清潔、美麗、繁榮的幸福家園”的企業使命的實現,提供了創新協同的核心拼圖。
新興市場“珍珠”企業
據首創大氣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約19.70億元,較上年期末增長7.63%;上半年營業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6.12%;毛利率49.64%,同比增長43.15%;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10.78萬元,同比增長68.39%,其產品市場占有率較為穩定,經營業績均較為穩定。
基于大氣治理的業務性質,首創大氣總資產19.70億元的體量與千億資產的首創環保集團比盡管相對較“輕”,但這正是它處于新興市場、成長性強的比較優勢。
從首創環保集團與首創大氣近三年中標項目來看,首創大氣2019年8月落地河鋼產業升級及宣鋼產能轉移項目環境除塵BOT總承包項目,2020年3月28日簽約河鋼產業升級及宣鋼產能轉移項目長材環境除塵BOT項目;而首創環保2020年5月簽約其第一個以工業企業為服務對象的項目——河鋼集團唐鋼新區循環水、脫鹽水和全廠廢水零排放項目。
可以看出,無論是以輕量型業務進入區域市場,迅速培育客戶關系,實現區域內的業務合作衍生;還是以城市供排水二十二年的客戶關系,為“雙碳”目標壓力下的政府客戶提供環境治理多元化“沉浸式”的合作體驗,此次收購的意義均不僅僅局限于“珍珠型”企業能增厚母公司業績上,更表現了深耕“水固氣能”全業務鏈條,將“首創環保集團”打造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的整體思路和戰略信心。
(編輯 張明富)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