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2008年底的一場活動上,有人向王石提問:“您認為房地產的拐點到了嗎?”王石想了想,回答說,“是的”。自此,房地產拐點論爭論不休。這13年間,隨著政府從金融、供給、需求等全方位、無死角的調控,房地產行業的格局已經逐漸被重塑。這一次,房地產的拐點信號已經非常明確了。
在“三道紅線”管錢、“兩集中”控地、年內全國祭出320次調控政策的市場格局中,房地產行業基本面已告別土地紅利和金融紅利時代,跌出TOP30的千億元量級房企在增加。但有想法的部分房企早就在利用主業曾帶來的巨大現金流去培育第二增長曲線,一邊收縮住宅地產賽道,一邊發力轉型業務,前有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后有中國泛海發力金融業務,再比如,地產行業第一代創業者曾掌舵的萬通發展也早在尋求蛻變之路。
7月16日,萬通發展(此前名為萬通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章程備案等程序,并取得了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蹲C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新的經營范圍涉及智慧城市、大數據服務、投資、資產管理等,還有一類業務頗為值得注意,即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這是萬通股權變化后,管理層發出的重要轉型業務方向信號,相關戰略規劃和具體業務落地情況,公司雖尚未向外界透露,但就行業基本面來看,這一賽道未來可期。
收縮地產業務加速轉型
加速去地產化,萬通發展不是第一個,確是較早意識到住宅開發處在減量過程中,地產已進入后半場的企業。
在萬通借殼上市之初,馮侖施展資本運作的手段,從嘉華筑業(嘉華東方的前身)手中奪得控制權。10年后,嘉華東方卷土重來,董事長王憶會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并迫使馮侖在2017年徹底退出。而自2001年起,萬通就走上了轉型之路,先后涉及商業、金融和物流等方面。
王億會掌權的后萬通時代,轉型之路繼續。2017年前后,萬通地產嘗試發展地產金融服務,以約5億元收購中融國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截至2019年度,其基金管理業務實現收入2.21億元,占比20.18%。
而從2019年開始,萬通就鮮有新增土地儲備,反而不斷出售旗下的房地產項目。但在物流地產領域,萬通2019年3月引進了工業地產巨頭普洛斯。彼時,普洛斯公司(GLP)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梅志明以非獨立董事身份加入公司董事會,同時出任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掌握全局。
對此,外界認為,這意味著普洛斯與萬通的合作將更加深入,未來將在資本市場、資產開發、運營和管理等多個領域,為萬通轉型升級賦能。此后,萬通與普洛斯組建成立3家合資公司,擬在城市更新、產城融合、科技產業孵化以及金融資本等領域展開合作。自此開始,萬通的轉型方向似乎越發堅定。
2020年8月,萬通地產更名為萬通發展。彼時,萬通方面表示,房地產傳統業務將謹慎投資,未來將“新城市科技+生活綜合運營服務商”作為轉型目標。同年9月,萬通與商湯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和智慧城市等多領域進行戰略合作。一個月后,萬通與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達成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城市的綜合能源管理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包括大型綜合體、產業園、城市居住區為端口的高效能源站、分布式光伏、建筑節能等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布局。
從轉型結果來看,可以說,“去地產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萬通的營收規模,但也產生了不少投資收益,比如2019年,實現投資收益12.51億元,同比增長462%。據2020年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萬通發展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合計為71.34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25.44億元,現金流充沛。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萬通的轉型業務正試圖在多元領域發力,“去地產化”思路清晰,目前在手現金充足,利于后續發力新業務。
發力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
不過,業內更為關注的是,萬通接下來轉型業務的發力點和新的利潤增長點。正如上文所示,7月16日這紙公告或許可以窺見一二,比如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
據悉,該業務領域包括內容分發網絡業務(CDN)、國內因特網虛擬專用業務(IP-VPN)、因特網數據中心業務(IDC)-管局系統對接和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門檻非常高,正常情況下這只屬于三大運營商和廣電,其它單位沒有這個資源。據另外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對于通信行業公司來說,能拿到這個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應該是已經擁有或即將擁有寬帶頻段資源,民營企業能申請到這個業務應該是非常稀缺。
該人士指出,騰訊的增值電信業務和這個不一樣,騰訊的增值業務都是跟運營商合作的,他們借用的是運營商的資源,是合作關系,不是個體的。比如騰訊的最重要業務游戲就是采用和運營商合作,租用聯通的服務和數據資源,而自己并沒有獨立的帶寬資源。
該人士進一步稱,隨著5G在中國大范圍部署,5G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這一業務即將迎來更廣更深的使用。從行業格局來看,ToC端業務基本被三大運營商壟斷,后來者很難進入。ToB端業務想象力非常豐富,有很多場景。比如騰訊、阿里、京東、抖音等互聯網巨頭都是B端業務的優質合作者。再比如,航空領域中的空中互聯網也很有市場空間。
種種跡象顯示,萬通的轉型仍在加速,至于新業務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能否快速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則有待后市觀察。
(編輯 孫倩)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