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于落地。7月5日晚,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擬將16.96%的股份轉讓至由南京新興零售發展基金、華泰證券、阿里巴巴、海爾、美的、TCL、小米等投資人組成的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后者將成為第三大股東,蘇寧將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從這筆交易中,蘇寧方面獲得了88.25億元的紓困資金。此次股權轉讓價格為5.59元/股,為蘇寧此次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
此次交易完成后,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仍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從24.94%下降到20.35%;淘寶中國直接持股的比例不變為19.99%,為第二大股東;新新零售基金二期獲得16.96%股權、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持股5.59%,分別為第三、四大股東。
7月6日上午,蘇寧易購在開盤不久即進入漲停。截至今日收盤,蘇寧報每股6.15元,總市值572.57億元。但相較于今年年初市值,蘇寧已經下跌超過20%。
從目前的局面來看,自2020年陷入流動性危機后頻繁出售資產的蘇寧,在此次股權交易中得到了暫時的喘息。但是,由于電商行業競爭激烈,2020年虧損超40億元的主營業務——蘇寧易購如何擺脫虧損的泥潭,仍然是蘇寧一個待解難題。
深圳國資退出,阿里未完全接盤
自2020年起,蘇寧便陷入了流動性危機。根據公開渠道的數據統計,蘇寧公司存續的公司債規模高達400億元左右,2021到期的各類債務總計約160億元。
此前,蘇寧曾以200億元入股恒大,借由恒大借殼深深房上市的方式解除部分債務危機。不過最終,蘇寧創始人張近東這次“豪賭”以恒大借殼上市失敗而收尾,明面上200億元的入股資金實際成為了恒大向蘇寧的借債。而同樣背負著數千億債務的恒大,短期內很難將這筆錢還給蘇寧。
于是,這次入股失敗直接成為了壓倒蘇寧的最后一根稻草。
隨后,蘇寧開始從各個部分抽調資金。比如,張近東主要持股平臺的蘇寧控股集團的全部股份質押給阿里巴巴,以此獲得10億元資金救急;關停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甚至一度傳出出售員工宿舍樓來籌措資金。
在多方嘗試后,蘇寧最終選擇出售大比例股份求生。2月25日,蘇寧易購突發公告,大股東擬轉讓整個公司至少20%的股份,控制權或將變更。
3天后,深圳國資宣布與蘇寧簽訂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深圳國資通過鯤鵬資本和深圳國際以96.63億元、51.54億元的價格,合計收購蘇寧易購23%的股份,深圳國資由此將成為蘇寧第一大股東。不過,這筆投資最終還是沒有實際達成,隨后傳出阿里和江蘇國資可能進場接盤。
“阿里進場,對于蘇寧來說也是好事。”一位蘇寧內部人士曾對鈦媒體表示,蘇寧的核心問題是(底下)業務的高管不行,阿里進場會“洗掉”一撥人。
但根據蘇寧此次發布的公告,阿里方面并未完全接盤蘇寧。
此次引入新投資方后,雖然阿里巴巴成為了新零售基金二期的產業投資人之一,但蘇寧并未披露阿里巴巴在基金中的持股比例,且稱阿里和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同時,蘇寧方面還在公告中表示,此次阿里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本次交易的目的、形式與淘寶中國2016年投資入股蘇寧均不相同,將基于各自投資目的行使表決權。
這就意味著,成為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有限合伙人的阿里巴巴,在蘇寧的持股比例并未擴大。張近東和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仍為蘇寧易購第一大股東,但蘇寧易購不存在直接或者間接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也不存在實際支配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股東。
主營業務虧損仍待解
雖然新的股東方進入解決了蘇寧“缺錢”的燃眉之急,但蘇寧易購作為蘇寧主營業務該如何走出虧損泥潭,仍然是一個問題。
根據財報數據,自2012年以來,蘇寧易購的營業利潤除2018年外,幾乎處于年年虧損的狀態。為了實現凈利潤的正向表現,蘇寧慣常的做法是“頻繁變賣資產”。
比如,2015年蘇寧易購將旗下PPTV68%的股權,以25.81億元出售給蘇寧控股旗下的蘇寧文化。利用這種集團資金輸血的方式,蘇寧易購的凈利潤得以轉正。2016年,蘇寧易購再次以類似的方式,將虧損的北京京朝蘇寧電器出售給蘇寧電器,再次扭虧。隨后兩年,蘇寧三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分別獲利33億元和110億元,占到了當年凈利潤的絕大多數份額。
而在出售資產的同時,蘇寧易購并沒有實質提高盈利能力,反而在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從2015年到2019年,蘇寧易購對外總計投資額超過了700億元。其中,包括22億元收購PPTV、42億元收購天天快遞、95億元入股萬達商業、27億元收購萬達百貨、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等。
除此之外,蘇寧還以蘇寧控股、蘇寧置業、蘇寧電器三大集團為主題進行了大量投資。如蘇寧20億元收購國際米蘭70%股權、5.23億元接收國內足球俱樂部,同時還包括蘇寧置業旗下37家蘇寧易購廣場。
但是,屢次的收購并沒有帶來更多實質性的收益,反而這種不注重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一味擴張的方式,更加大了蘇寧易購現金流的緊張程度。早期,蘇寧易購通過資產騰挪還能掩蓋經營虧損。但長此以往,當某個環節出現暴雷,就會引發一系列危機,虧損也會立刻傳導到上市公司。
根據公開的財務數據,蘇寧易購在2019年全年實現了98.43億元的凈利潤。但是,在遭遇流動性危機的2020年,蘇寧易購很快就由盈轉虧,凈虧損達到42.75億元。而根據最新公告,蘇寧易購預計2021年上半年凈虧損將達到25億元-3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7億元,同比虧損至少將增大近15倍。
“現在,蘇寧的(做法)就是全力保住最值錢的蘇寧易購,其他的能保就保住,不能保就破產。”上述蘇寧內部人士對鈦媒體表示。
事實上,蘇寧官方也強調此次引進戰略投資者后,有利于公司進一步聚焦零售業務。蘇寧易購未來發展將進一步明朗化,短期為上市公司實現增信增效,恢復流動性。
不過,面對日益激烈的電商競爭格局,資產騰挪已無力支撐利潤轉正和依然未能完全解決的債務問題,蘇寧將如何破局前行,依然存在著諸多疑問。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