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以下市值公司不受基金經理待見”近日引發熱議。其實,小市值公司被“忽視”已是不可逆轉之趨勢。伴隨注冊制的深入推進,未來趨勢或將更為明顯,甚至,“零關注”將成為相當一部分小市值公司的“宿命”。這并非市場出了問題,而是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
近年來,注冊制改革、退市常態化等政策持續推進,A股市場生態結構得到改善,殼公司玩不轉了,資金向優勢公司集中,小市值公司的估值和關注度亦整體下滑。作為機構資金的主力代表,大型公募基金近年持股規模不斷壯大,產品募集動輒百億千億??陀^上小市值公司流動性有限,配置該類公司性價比不高,這也導致機構資源愈發向大市值藍籌公司集中。
與此同時,小市值公司遇到的“不接待”問題,反映出此類公司也有“被看見”的需求。當前市場生態下,客觀上一部分相對優質的小市值公司可能面臨被忽略甚至被錯殺的囧境。那么,這些公司該如何應對“市值焦慮”?
首先要轉變思路,換位思考。上市公司應積極擁抱投資者而非“坐等”投資者上門。在小市值公司不受待見事件中,從“這么多年沒關注過市值問題”、“恰逢年報之后,老板開始操心市值問題”的描述可見,“市值管理”并非該公司的長效機制。這也是其股價下跌后,董事長突然感到被動的原因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對象不只有大型基金公司,對于小市值公司,可能需要尋找更匹配的小規?;鸹蛩侥嫉取A硗猓谕顿Y者關系管理上,公司也可通過自愿性信息披露等其他有效的信披手段傳遞公司價值,或者通過增持、回購等二級市場的手段向市場傳遞信心等。如何向投資者反映公司價值,方式不少,當然也考驗著公司管理者的智慧。
此外,越是小市值公司,越要耐得住寂寞,越要拒絕蹭熱點、拒絕追求眼球效應。否則,最終將傷害到企業形象。
最后,市值期待與市值焦慮是一體兩面,企業的價值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資產質量、經營水平等內生發展因素。無論是“由小到大”,還是“由大到小”,最終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21:28 | 凱盛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5 | 利德曼:目前未與賽納生物建立招商... |
21:24 | 空港股份:第八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1:24 | 松煬資源: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24 | 慧辰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麒麟信安: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24 | 艾迪藥業: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華泰證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24 | 宇新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24 | 招商銀行:監事會決議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