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4月13日,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英博透露,艾博生物聯合沃森生物(300142.SZ)、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共同研制的mRNA新冠疫苗(ARCoV)II期臨床進展順利收官,將在20天后開展海外III期臨床試驗。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全年有1.2億支產能,全部由沃森生物來生產,對外出口多人份產能可達到數億劑,實現中國mRNA疫苗“零”的突破。
對于mRNA研發路徑的重要性,4月10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指出,因為這項技術不僅能用于新冠疫情時期,還給其他傳染病及艾滋病、遺傳病、罕見病、癌癥等疾病研究帶來了機會。
mRNA核酸疫苗引發關注
“現在提供的新冠疫苗接種后的有效期,大概是六個月以上”,云南瑞麗新冠疫情爆發后,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冠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明確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有四條全球最先進的新冠疫苗研發路徑,四條路徑的代表性企業和產品分別是:國藥中生北京公司的滅活疫苗(INA)、康希諾的腺病毒載體疫苗(rAd)、智飛生物的重組蛋白疫苗(rRBD)和沃森生物攜手埃博生物研制的mRNA核酸疫苗。其中,前三個企業的疫苗產品均已陸續面市并分批接種,目前均已取得不錯的防護效果和口碑。
其中,康希諾自2017年至今連續巨虧,2020年上市后更是虧損3.97億元,連年的研發投入到今年終于有了產出。更有醫藥業界資深人士分析,腺病毒載體疫苗將給公司帶來巨大回報和利潤。
那么,亟待“亮相”的來自云南的沃森生物公司的mRNA疫苗與已經面市的三種疫苗相比又有什么特色呢?
醫藥界專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疫苗激活的免疫反應,除產生抗體幫助清除病原體外,還包括T細胞反應,這在抑制新冠病毒方面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滅活疫苗的缺陷是沒有T細胞反應。腺病毒、mRNA和重組蛋白這3條路徑都能打出T細胞反應,‘有效性’更強。比較分析來看,mRNA的T細胞反應是較好的。”
中國疾控首席專家王華慶也表示,新冠疫苗發揮作用過程中還有其他因素,所以后續需要對疫苗的持久性開展研究,來確認它的保護期到底有多長時間。對于四種路徑的新冠疫苗,最終的有效期需要實際數據支撐,長期的安全性與效力尚未明確。
mRNA疫苗或是最佳選擇
由于種種局限性和時效性,對于尚未大規模上市的mRNA核酸疫苗來說,各界更是傾注了頗多期待和熱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指出:“mRNA核酸疫苗的優勢是快,制備簡單,只需要合成RNA再進行擴增生產,該類疫苗便于實現規模化生產”。對于mRNA這條技術路徑還有一個意外之喜,或將解決目前新冠疫苗存在的只有半年有效期的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從上述業內專家的介紹中了解到,mRNA疫苗從細胞核酸DNA鏈入手,或將能解決前三路徑推出的新冠疫苗的種種不足,有效性、防護新和時效性將大大增加,疫苗有效期將超過一年以上。為此,《證券日報》記者聯系沃森生物公司相關技術負責人回應:“由于現在非常敏感,對于業界專家最看好mRNA核酸疫苗的問題,時效性、有效(防護)期具備優越性的等等問題不便回復,但我們會盡心盡力、馬不停蹄,盡快早日推出回饋國家、社會、受眾和投資者”。
神州細胞海內外商務合作負責人來延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mRNA疫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這種疫苗,為應對新冠病毒變異后的第二次大流行,需要快速推進疫苗接種。”從mRNA疫苗制備成本來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生產成本歷來不是疫苗公司的主要成本,它的主要成本是前期研發投入成本。若新冠疫苗是需要每年注射的疫苗,將會為生產研發企業貢獻多次累加盈利。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沃森生物攜手艾博生物投入上十億元巨資研發及臨床費用;mRNA新冠病毒疫苗與上海森松合作的模塊化廠房投資金額1.3億元;5月份繼續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根據對標企業數據,大約需要投入10億元,部分研發成本在實現規模化生產后,可被逐漸消化掉。
(編輯 才山丹)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