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臧曉松趙黎昀
疫后重振,武漢跑出了“加速度”,經濟總量去年重回全國城市前十。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去年受疫情沖擊的武漢上市公司,今年迎來“逆襲”。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訂單爆滿,甚至只能取消員工的“超長年假”福利。
大健康產業興起
武漢“重啟”一周年之際,第三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于4月8日-11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召開,參展企業已超過1200家。
“健博會”自2019年開始在武漢首次舉辦后,如今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即使是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展會只是“遲到”,并未“缺席”。
“生物醫藥產業是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之一,其中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是中西部地區生物產業影響力最大、產業體系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集群。對于武漢而言,大健康產業是強勢產業,也是著力打造的產業。特別是疫情后,武漢對于健康產業的關注更加明顯,企業也從政策、市場等多方面感受到了獲益。”作為武漢當地的醫藥企業之一,人福醫藥每年都積極參與到健博會中,人福醫藥集團總裁鄧霞飛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疫情對醫藥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據他介紹,雖然在疫情背景下,2020年上半年企業生產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去年下半年后,整體生產供應情況已超過疫情前水平,全年整體向好。即使在疫情期間,隨著2020年3月阿芬太尼獲批上市,人福醫藥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芬太尼全系研發生產企業。2020年7月,公司旗下湖北省首個獲批的化藥1類新藥苯磺酸瑞馬唑侖在全球同步上市,打破了國內外鎮靜藥物領域近30年無創新藥上市的局面。
作為一家以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大健康產業為主業的醫藥商業企業,在一年前武漢疫情形勢最嚴峻之時,九州通根據上級防控指揮部的指示,負責起了全國醫療機構緊急防疫物資和零售藥店防御性藥品及民用防疫物資的供應。
九州通旗下九信中藥在抗疫期間承擔起了中藥湯劑生產及供應的重任,在70多天里,向武漢6個區、39個隔離點、7家醫院、10個方艙醫院及社會各界提供了中藥煎制方劑服務,對于預防病毒感染、治療新冠肺炎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4月8日開幕的本屆健博會上,九信中藥集團以館長單位身份籌辦了中醫藥館展出,展區內擺放了包括芝麻丸、健康茶飲、足浴包等眾多自有產品。
“這些產品都是武漢解封后這一年間,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疫情后,中醫藥行業的市場接受度和關注程度都有顯著提升,而且越來越多人重視中醫保健的功效,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巨大。”九信中藥集團總經理朱志國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在疫情防治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顯著作用。但目前,我國中醫行業仍存在著小而散的特征,且醫療資源多集中于大城市。近一年來,公司著力打造了互聯網+智慧中醫藥、藥材溯源體系等,希望能讓更多人“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
半導體產業復蘇
就在今年2月,湖北省宣布正式啟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身處武漢“中國光谷”的精測電子,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去年上半年,精測電子生產經營受到很大沖擊。今年3月11日,精測電子在接待調研時表示:“公司產能基本處于滿產狀態,在手訂單充足。春節期間公司半導體及顯示制造部門全員不休,盡力確保客戶產品交付的需求。”
“當時我們有一部分訂單的交貨壓力很大,幾十名員工為了生產一個重要客戶的訂單,就在武漢廠區里一直全封閉生產到4月8日武漢解封。”精測電子董秘程疆向證券時報記者直言,“我們的銷售及售后團隊為了出差,幾乎每周都要做一次核酸檢測。”
也正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精測電子的生產經營開始爆發。“去年迎來歷史業績最好的第三季度,下半年就把上半年的損失都追了回來。”精測電子披露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單季度凈利潤達到1.03億元,同比增長64%。
每年春節期間,精測電子都會給員工放假12天。不過今年,“超長假期”只能無奈取消。“今年太忙了,我們只能按照法定節假日放假7天。今年產品的交付壓力非常大。”
同處“中國光谷”的長飛光纖,在去年全力支持抗疫。
火神山醫院開工建設之初,長飛光纖就在微信群發動員工參加援建。1月28日,來自長飛光纖的志愿者趕往火神山項目報到,長飛光纖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介紹,“為了與病魔搶時間,他們主動加班,中間有連續3個整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完成醫院所有通訊網絡光纖光纜的熔接敷設工作。”
長飛光纖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82.2億元,同比增幅約5.8%;凈利潤約為5.4億元,同比下降約32.1%,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內主要運營商于2020年下半年進行的光纜產品集中采購中,長飛光纖取得了領先的份額,進一步鞏固了其國內市場地位。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產能利用率近100%。在供需兩側同時改善的情況下,未來價格有望企穩回升,行業復蘇曙光已現。
“現在長飛光纖的光纖光纜訂單排到好幾個月之后了。”莊丹向記者表示,武漢如今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更有信心。”
就在去年,當代明誠更名為當代文體。這家屬于文化體育板塊的上市公司,去年在疫情中一度很“受傷”。
“解封一年來,整體恢復情況還不錯。”當代文體董秘高維介紹,隨著疫情的緩解,公司主要業務有所恢復。從影視業務來看,《如果歲月可回頭》、《楓葉紅了》接連上星播出,聯合出品影視劇《功勛》、《幸福到萬家》、《王牌部隊》、《儂好,我的東北女友》等劇集已陸續殺青,“前三部都是廣電總局重點推薦劇目。”
而從體育業務來看,亞足聯、西甲版權分銷業務已基本恢復正常。不過高維也強調,雖然武漢解封一年,但境外受疫情影響,仍未施行全面線下復工。好消息是,目前歐洲杯項目、體育經紀也在恢復和啟動中。
值得關注的是,當代文體旗下新英體育積極拓展并建立全媒體傳播平臺,如今已開拓包括愛奇藝體育、咪咕在內的互聯網視頻平臺,以及開路電視、數字付費電視、IPTV、OTT等媒體傳播平臺,為用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具創新力的體育營銷服務及內容服務。
在中部發展中挑大梁
2020年8月,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曾在武漢舉辦特別峰會,帶動企業家投身當地疫后重振和經濟復蘇。就在武漢解封一周年之際,2021年4月7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21武漢特別峰會在這里舉辦,吸引了包括泰康保險創始人陳東升、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萬科創始人王石、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等一眾知名企業家云集于此。
據介紹,本次峰會現場簽約項目29個,總金額346.56億元,涉及領域包括光電子信息、大數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第二總部、創新中心、科技服務、高端金融服務業等。
就在本次峰會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致辭稱,作為中國新發展格局下的“新沿海”,武漢必須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梁、打頭陣。“十四五”期間,武漢投資總額將達到4.33萬億元。
統計顯示,自2020年4月8日以來,武漢每日新增市場主體超過900戶;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42家,超過此前兩年總和;400多家國內外各行業500強企業來漢洽談,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突破9300億元,同比增長6.7%。
3月12日,武漢企業菱電電控在科創板正式掛牌交易,成為該市牛年春節后首家上市企業。過去一年時間里,武漢已有嘉必優、興圖新科、路德環境、科前生物、四方光電等共計6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全市上市公司達到65家。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