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鋰電擴產繼續加碼、融資捷報頻傳之時,昔日控股股東成飛集成卻業務萎縮、無緣浪潮。
成飛集成近日發布2020年年報,公司當期實現營收9.84億元,同比下降41.26%,實現歸母凈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81.5%。主要財務指標萎縮源于中航鋰電的出表,而汽車模具、航空零部件等業務難接“衣缽”,業績下滑無可避免。
低迷的業績也宣告成飛集成長達數年的“鋰電夙愿”終成泡影——“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最終“兩手空空”。曾經看好成飛集成鋰電業務的投資者,只得看著寧德時代等巨頭成長,望著中航鋰電獨立上市。
一項投資拯救兩年業績
在2020年年報中,成飛集成的主營業務為汽車模具及汽車車身零部件業務、航空零部件數控加工業務,昔日被市場最為看重的鋰電業務消失不見。營收、凈利指標大幅下降是意料之中。2019年,“披星戴帽”的成飛集成決定將中航鋰電出表,以此獲得重組收益,從而保證當年凈利潤為正,完成“保殼”計劃。
成飛集成原本直接持有鋰電洛陽63.98%股權,并通過鋰電洛陽間接持有中航鋰電30%股權,中航鋰電《公司章程》約定鋰電洛陽享有中航鋰電51%表決權,由此,上市公司不光控股鋰電洛陽,同時間接控制中航鋰電。
然而,為了獲取重組收益,成飛集成在2019年進行了一系列復雜騰挪,最終在實際依舊持有鋰電業務相關資產股權的情況下,將對中航鋰電從控股變為參股,后者的控制權變為常州市金壇區國資。據此,成飛集成將中航鋰電出表,對其的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核算轉為權益法核算,最終在營收未變、經營實質未變的情況下,將凈利潤從負轉正。
不過,成飛集成對中航鋰電的要求不止于此。2020年10月30日,公司宣布放棄對中航鋰電增資擴股的優先認繳出資權。彼時,中航鋰電大比例增資擴股,成飛集成由于不參加增資,導致持股比例降至12.6%。這次,公司再度對中航鋰電長期股權投資改變核算方式。根據成飛集成2020年年報,此舉使得公司投資收益增加1.11億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為80.96%。
這意味著,成飛集成通過持續騰挪中航鋰電相關資產和股權,不僅在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成功保殼,還為2020年業績貢獻了大部分盈利,可謂“一魚兩吃”。
折騰近10年倒在黎明前夜
與成飛集成現有業務相比,中航鋰電無疑是最優資產,所屬賽道也頗有前景。
脫離成飛集成后,中航鋰電加速成長。公開資料顯示,中航鋰電已成為東風、長安、廣汽、吉利等車企主力車型的重要電池供應商,行業份額也在持續攀升。中航鋰電官網顯示,今年2月26日,公司江蘇三期項目開工,將公司已量產、在建及開工的實際產能提升至100GWh。中航鋰電透露,“十四五”期間規劃產能超過200GWh。
從2020年底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名單可以看出,中航鋰電已經獲得了頂級投資機構的認可,紅杉凱辰(廈門)股權投資、無錫國聯、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均出手入股。可面對這一情況,擁有優先認繳出資權的成飛集成依然選擇放棄。
回溯成飛集成涉足鋰電領域的經歷,可謂步步踏錯。公告顯示,2011年至今,成飛集成與合作方累計投入超20億元力捧鋰電池業務,其中涉及數次資產整合。可由于對于鋰電技術路線、行業趨勢、鋰電產品價格的連續誤判,募投項目在2017年、2018年成了“包袱”,導致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不得不“斷臂求生”。
彼時,新能源電池行業正處于從“政策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型期:由于下游補貼退坡,新能源客車需求快速萎縮,而真正被個人消費者所接受、使用三元鋰電池的產品開始占領市場。根據彼時公告,中航鋰電已經在進行產能調整,只是成飛集成等不了了。
如今,成飛集成已經與新能源電池領域無關了,公司股價也可見一斑,公司最新市值約為90億元,與動輒數百億、上千億元的新能源電池龍頭差距巨大。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