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蘭雪慶
3月27日,連云港發布了2020年度業績報告稱,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6.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70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3.57%。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0.2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2165.82萬元。
談及報告期內業績提升的原因,連云港表示,一方面,主要系公司吞吐量增加以及連云港港口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貸款業務量增長;公司并購控股的連云港中韓輪渡有限公司(簡稱“中韓輪渡”)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加,以及參股公司凈利潤增加,導致投資收益增加。另一方面,因公司實施權益性融資償還銀行借款,財務費用同比降低。
港口吞吐量同比上漲6.36%
年報顯示,去年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控制和經濟的恢復,在基建投資加碼的情況下,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短期需求量維持高位,對港口吞吐量提供一定支撐。受益于此,連云港去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181.76萬噸,同比增長6.36%。
報告期內,公司大宗散貨穩中有增,鐵礦石吞吐量完成1991.37萬噸,同比增長46.37%;出口煤(不含轉水)完成698.75萬噸,同比增長33.13%,煤炭吞吐量共1503.59萬噸,完成有色礦吞吐量310.8萬噸等。
同時,公司高費率貨種穩中增效。高費率雜貨出口方面,公司鋼材、膠合板、高鈣石、紙漿、鑄管、活牛等貨種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公司打造風電主要出海港,并成功接卸76米長風電葉片。
在液體化工領域,報告期內公司業績逆勢攀高,其成功開發了西部地區甲醇、二甲苯、對二甲苯以及甲基叔丁基醚等煤化工原料,月度吞吐量屢創歷史新高,全年完成液體化工品吞吐量87.73萬噸,同比增長82.85%。
除此之外,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中韓航運業務的逆境突圍。2020年,連云港至平澤、仁川航線共運營201航次,完成箱量82543TEU、同比增長18.3%。公司控股的中韓輪渡去年實現營收3.11億元,凈利潤達4792.07萬元。
對于2021年度生產經營目標,連云港表示,公司擬定吞吐量計劃為6360萬噸;營業收入計劃為18.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計劃為4000萬元。同時,確保完成融資不低于20億元,為公司資本運作、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儲備和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港際競爭促使企業“另辟蹊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貨源市場供需關系變化,沿海港口競爭強度明顯增加,貨源市場開發和維護難度加大。對于連云港而言,因經濟腹地部分重合,其港口與青島港、日照港在同類散雜貨中轉方面也存在著競爭壓力。
談及連云港當前的處境,看懂研究院研究員戴顯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連云港港口是蘇北的港口,而青島港、日照港均屬山東。蘇魯兩省雖然都是經濟大省,但是面對的腹地質量卻不一樣,后兩者比較幸運的是,他們直接面對的是山東的經濟腹地。另外,日照開港時間最晚,曾經魯南地區是連云港的主要腹地,但是隨著日照開港,同省的日照自然優先照顧,外加鐵路開通,這些貨源就成了日照港的主要貨源,連云港失去了最重要的貨源地之一。”
在戴顯天看來,未來連云港港口想要在港際競爭中占據優勢、保住市場份額,“一方面,其港口部門應規劃發展臨港經濟,借助港口的地緣優勢,發展諸如修造船、鋼鐵、石化、汽車、出口加工、機械重工等產業,不僅可以有效拉動貨源,還可以直接拉動GDP,一舉兩得。另一方面,公司可從蘇北、皖北、河南、陜西等地開拓貨源。同時,可由港口公司帶頭,聯合其他物流公司,建立港口異地貨運站或者無水港,將港口的末端伸向各個城市的角落,以更好的服務、更低的價格、更高效的運輸等手段,直接從源頭上爭奪貨源。”
除此之外,戴顯天表示,連云港應加強與日韓的合作,爭取更多的鐵水聯運份額。由于中歐班列的打通,日韓的貨物運到中國大陸的港口,再轉鐵路運往歐洲、西亞要比一直走海運要快得多,因此,對于一些貨值相對較高的產品,可以使用鐵水聯運。連云港和日韓隔海相望,直線距離非常近,公司應主動出擊,打入日韓的公司,盡量拿到貨物訂單的主動權。
有業內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2020年,連云港完成了中韓輪渡25%的股權并購,持股比例升至75%,實現對中韓輪渡的控股經營。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中韓輪渡也成功開發了GM汽配、挖掘機配件、動力電池及跨境電商、快遞包裹等業務,實現逆勢突圍。從年報中可見,報告期內連云港在經營空間和貨種結構上均有突破和延伸。”
面對港際競爭壓力,連云港表示:“未來,公司將擴規模、提質量,實現規模增長與效益提升雙贏。進一步挖潛主流貨種,大力拓展新興貨種,實現公司經營規模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同時,公司經營空間上將實現從主體港區向兩翼港區拓展,經營貨種結構實現由散雜貨向專業化貨種拓展。”
(編輯 孫倩)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