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一鳴
A股出現首批退市新規下的面值退市公司,且沒有退市整理期。
由于*ST宜生、*ST成城兩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觸發終止上市情形,上交所在3月22日對兩家公司股票摘牌。根據退市新規,該類退市企業將不再設置退市整理期。
按制度設計初衷,以“1元退市”為主的交易類退市不同于其他財務類等強制退市情形,在觸及終止上市條件前,已給與投資者充分的交易窗口,交易類退市實質上是投資者自身用腳投票的結果。為簡化退市程序,抑制1元股退市前炒作,此前退市制度改革取消了退市整理期具備制度合理性,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退市效率。
回看兩家公司情況,從曾經的大牛股到打上ST股標簽,再至如今的黯然退市,這與兩家公司接連的違法違規行為和長期經營難以為繼密不可分,這樣的結局不僅一時間令背后合計近7萬戶投資者損失慘重,亦給當下仍在盲目跟風ST股的炒作者們敲響了警鐘。
從近期ST板塊和風險公司股價表現來看,Wind數據顯示,春節后ST概念指數接連走高,自2月18日至3月22日,該指數漲幅逾16%,而2020年全年,ST概念指數下跌9.61%。
具體個股層面,滬深兩市共有178家風險警示公司股票出現上漲,占比約85%,其中漲幅超過40%的股票有16家,漲幅逾30%的有29家,漲幅逾20%的則達到75家。
但不應忽視的是,多數ST公司股價的短期上漲仍缺乏足夠的基本面支撐。如近期走勢強勁的*ST實達、*ST新億,兩家公司主營業務增長乏力,基本面較差,根據業績預告,由于業績連續三年虧損,預計在2020年年報披露后將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中,*ST實達最近三個交易日連續漲停,3月22日報收于2.01元,自2月18日以來累計漲幅已達71.79%,而在1月底,該公司股價尚徘徊于1元附近。
又如,同期ST天成和*ST新光也反彈幅度居前,漲幅已分別達到55.56%、50.47%,3月22日分別報收于1.4元、1.61元。
對于市場中短期脫離基本面的反彈,投資者還需留一份清醒。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背景是,隨著注冊制改革不斷深入,退市制度不斷完善,市場出口越發暢通。2020年,滬深兩市有10余家公司被強制退市。其中,交易類退市指標是市場充分博弈的結果,已成為淘汰垃圾公司的主要形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經營業務不善、治理存在嚴重缺陷、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公司正被市場用腳投票。
自2021年初以來,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以“1元退市”為主的交易類退市更日趨常態化,3個月不到已有*ST天夏、*ST剛泰、*ST金鈺、*ST宜生和*ST成城等均因股價低于面值而退市。可以預期,長期來看,未來類似“1元退市”的情況會越來越多,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是投資者通過市場化行為對公司價值判斷的表達。若有投資者仍執意炒差、炒殼,面臨的風險無疑是巨大的。
所以,鑒于風險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堪憂,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充分了解和關注公司實際狀況,不應抱有僥幸心理去追高追漲、抄底獲利,博取快錢短錢,更不能對公司基本面“一問三不知”就做起長期股東。就目前而言,短期市場風格面臨快速切換,但仍應避免盲目跟風炒作高風險股票、刀口舔血,不然后續風險個股出現快速回調,或為時晚矣。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