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林娉瑩
3月16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4.51億元,同比增長11.81%;實現歸母凈利潤42.6億元,同比減少17.25%。公司稱,這是由2019年第三季度資產處置帶來一次性收益較多所致。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中興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5G網絡建設的推進,在基站建設數量峰值到來前,未來數年或仍將受益于此。“2020年疫情期間,全世界的5G網絡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只有中國在5G建設上做到了快馬加鞭,帶來了網絡建設訂單大量增加;而中興作為上游其業績增長是能夠想象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通訊還在年報中披露稱其已斥資5.54億元回購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努比亞”)28.43%的股權,并對外表示將“整合中興、努比亞、紅魔的資源,三箭齊發”。該舉動印證了公司年報所提的“全面發力中國ToC市場”,及其嘗試重振手機業務的構思。
凈利潤下滑“事出有因”
時隔三年,中興通訊營收重回千億元規模,在2020年實現營收1014.51億元。公司對此表示,業績的提升得益于堅持聚焦主業、重視經營質量和積極推進業務拓展。數據顯示,中興通訊三大業務板塊營收均實現增長,其中運營商網絡業務實現營收同增11.2%至740.2億元,政企業務營收同增23.2%至112.7億元,消費者業務營收同增7.8%至161.6億元。
在運營商業務層面,2020年中興通訊積極參與全球5G建設,其5G無線、5G核心網和5G承載產品在國內運營商市場份額均超過30%。據Dell’OroGroup報告,2020年公司在5G基站的全球發貨量排名第二。“在國內,公司積極參加三大運營商的5G二期招標,穩居第一陣營。”
政企業務方面,公司目前已聯合500多家合作方開展了5G應用創新和商業實踐。在消費者業務方面,公司的新一代5G路由器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
但亮眼業績下,中興通訊毛利率與凈利潤的下滑仍引起外界關注,有觀點認為這體現了公司盈利能力的走弱。
對于歸母凈利潤的同比下滑,公司稱是營業外因素所致。據公告,中興通訊在2019年7月份與萬科就深圳灣超級總部合作相關事宜中確認了26.87億元的一次性資產處置收益,增大了當年凈利潤。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中興通訊2020年實現凈利潤10.36億元,同比增長112.66%。
至于毛利率的下降,中興通訊表示這“主要是低毛利率產品收入占比上升所致。”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31.61%,較上年同期下降5.56個百分點。
公司并未明確指出上述低毛利率產品名稱,但據招商證券研報,這大概是來自于運營商業務板塊。研報指出,2020年我國進入5G批量建設元年,建設初期,在激烈競爭下設備商為搶占份額主動選擇價格策略,加上設備版本較新上游成本高企,對設備商的短期盈利造成了一定壓力。
飛象網創始人、工信部高質量發展高層次咨詢專家項立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電信行業的毛利率水平整體都比較高,但隨著產業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長期維持高毛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另外,2000年后國內電信市場變化較大,運營商進行大規模集中招標,也導致了這幾年相關廠商毛利率的下降。”
“根據產業鏈調研,運營商近期將陸續啟動5G無線網主設備和承載網主設備新一期的采購,并開始都采用單一來源談判的方式,設備商議價能力得到加強,且隨著規模量產,5G無線設備成本將不斷下降。”招商證券分析師余俊表示。
欲重塑終端品牌
2020年年報中,除了一如既往重視研發領域的投入,中興通訊還進一步透露出了全面發力ToC業務的訊息。
首先是對旗下數個沉寂已久的手機品牌進行重整。財報顯示,2020年12月份,中興以5.54億元現金取得了努比亞28.43%股權,交易后持有努比亞78.33%股權,后者納入中興的合并報表范圍。
就消費者業務的規劃,中興方面對外表示:“公司將持續強化與全球多家運營商的5G終端合作,整合中興、努比亞、紅魔的資源,在國際市場穩步發展,全面發力中國ToC市場,打造出有辨識度的科技、品質、年輕化的中興手機全新形象。”
“2021年,公司終端市場將在海外保持穩健經營,國內全面發力ToC市場,賦能終端渠道,實現終端品牌重塑。”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在董事會報告中表示。
2020年9月份,中興旗下努比亞聯合創始人、總裁倪飛重歸執掌中興終端事業部后,中興發布全球首款量產的屏下攝像手機中興天機Axon,被外界當作其重回手機戰場的宣告。彼時,倪飛也曾向媒體表示:“中興手機力爭3年重回國內大眾視野,5年進入一線品牌。”
“從前中興的手機業務比較依賴運營商補貼,但自5G以來,基于成本考慮運營商的購機補貼大幅下滑,這對中興來說是相當不利的。”孫燕飚表示,“而如今已是‘后手機時代’,我們預計2022年就要步入智能穿戴時代,屆時智能手機將成為智能穿戴設備的傳輸中樞;中興當然不可輕易放棄手機業務。”
項立剛認為,類比華為,占有消費者業務營收過半的手機為其貢獻了極大的利潤,而中興曾經的手機業務也并不差,若能重振手機業務將對其整體營收帶來正面影響。“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相當殘酷,中興仍需要一個非常清楚的戰略規劃。”
“未來幾年,基站建設高峰期依然可以幫助中興獲得穩定持續的業績增長。但2022年后,運營商的基站建設投入將開始放緩,屆時建設量可能會大幅減少;”孫燕飚補充道,“在這種預設下,中興必須要去思考如何做戰略性業務的布局、補好弱勢業務的短板;以提前建設好新的利潤增長點。”
(編輯 喬川川)
21:28 | 凱盛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5 | 利德曼:目前未與賽納生物建立招商... |
21:24 | 空港股份:第八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1:24 | 松煬資源: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24 | 慧辰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麒麟信安: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24 | 艾迪藥業: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華泰證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24 | 宇新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24 | 招商銀行:監事會決議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