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馬宇薇
“我們將成為鋼鐵工人,把青春獻給包鋼。”一曲《草原晨曲》,將時間倒回到67年前。1954年,包鋼(集團)公司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誕生,一批又一批熱血青年投入到了鋼鐵建設中,改寫了內蒙古不產寸鐵的歷史,并以鋼鐵般的意志書寫了一部“包鋼奮斗史”。
1999年6月29日,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包鋼股份”)由包鋼(集團)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2001年3月9日,包鋼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掛牌,邁出了資本結構多元化的重大步伐。2021年,正值包鋼股份上市20周年,新起點之下,包鋼股份又將如何譜寫新篇章?
包鋼股份董事長劉振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年是一個里程碑,更是一條起跑線。歷經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經歷了資本市場和鋼鐵行業的雙重考驗和洗禮,包鋼股份將繼續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國家‘雙循環’的新格局中,全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開疆拓土
齊心協力建包鋼
今年兩會期間,“三千孤兒入內蒙”和“齊心協力建包鋼”兩段佳話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被提起。從1959年包鋼1號高爐產出第一爐鐵水,到現在形成1650萬噸以上鐵、鋼、材配套能力,包鋼股份成功進入我國千萬噸級鋼鐵企業行列。
數據顯示,上市20年,包鋼股份資產總額由最初的72.7億元增加至目前的1471億元;股權融資規模達459.35億元,總市值由71億元增長至接近900億元,期間最高超千億元。為投資者創造利潤89.44億元,進行現金分紅16次,累計金額35.34億元。
據劉振剛介紹,利用上市公司融資平臺,包鋼股份實現了資本市場跨越式發展。上市以來,實施了三次轉增股本,兩次送紅股,三次定向增發,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從1999年設立之初的9億股,發展為目前總股本已超過455億的超級大盤股,公司股本擴大了50倍。2013年至2017年,公司通過兩次非公開發行股份和兩次轉增股本,總股本擴大了8倍。通過發行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手段,募集資金472億元,實現了重大資產重組。
上市以來,包鋼股份的產量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包鋼股份的生鐵產量、粗鋼產量、商品坯材產量分別由2001年的420.22萬噸、420.98萬噸、358.66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1498.57萬噸、1561.06萬噸、1468.5萬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近10倍。
跨越發展
打好“稀土牌”和“資源牌”
包鋼股份董秘白寶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20年,包鋼股份依托白云鄂博礦螢石資源優勢,已由單一的鋼鐵企業轉型為‘鋼鐵+資源’型企業。2015年,包鋼股份定增收購包鋼集團尾礦庫資產,從此公司開始推進白云鄂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近年來,隨著螢石攻關項目的啟動和稀土生產線正式達產,2018年-2020年稀土精礦產量達到67.65萬噸。”
白云鄂博鐵礦是稀土資源居世界第一位、鈮資源居世界第二位的鐵礦,具有綜合利用價值的元素達26種。今年3月,包鋼股份與金石資源團隊打造“選化一體模式”,共同推進螢石資源綜合利用,打造混合所有制樣板工程。
東吳證券鋼鐵有色行業首席分析師楊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公司定增以不低于3.61元/股的價格發行82.55億股,募集不超過298億元,收購包鋼集團白云鄂博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包鋼集團選鐵相關資產和尾礦庫。2015年該收購完成,包鋼股份轉型為資源型企業。”
借助“稀土牌”和“資源牌”,包鋼股份的螢石產量在2020年已經突破7萬噸。與此同時,包鋼股份生產的稀土鋼也通過了多項“考核”,青藏鐵路、京滬高鐵、大興國際機場、汽車、家用電器等,都有包鋼股份稀土鋼的身影。
包鋼股份白云選礦分公司黨委書記陳宏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白云鄂博礦螢石儲量高達1.3億噸,目前鐵礦產出的鐵礦石、圍巖以及原有的尾礦均可作為原礦加以利用。我們在螢石選別過程中,不產生新的廢物,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也是一大優勢。此外,得益于資源綜合利用,螢石原礦在選別前段的鐵、稀土選別過程中已被有效的粉碎和富集,無原礦開采費用,總體成本低廉。”
據悉,2017年-2019年,包鋼股份稀土精礦總銷售量達61.11萬噸,銷售收入達82.36億元。
楊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順周期+新能源領域共振增長,稀土需求量大大提升,新能源汽車、風電、家電、消費電子、節能電梯、兩輪電動車、工業機器人是目前磁材需求的主要增長領域。稀土需求中長期成長空間巨大,預計2020-2025年復合增速高達14.5%,預計全球稀土供應量維持10%左右的增長。此外,稀土市場向好,關聯交易價格上調,對于公司發展稀土資源具有積極影響。”
創新引領
爭做低碳轉型綠色發展“領跑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市以來,包鋼股份通過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等路徑,謀篇布局低碳發展,點燃“包鋼制造”新引擎,在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一串串綠色足跡。
劉振剛表示,高質量發展需要全新的動能,科技創新和低碳轉型正引領包鋼股份的未來。接下來,包鋼股份將繼續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地位,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聚力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努力在前沿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讓“包鋼制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據悉,“十三五”期間,包鋼股份大力實施清潔化改造,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公司全面啟動投資30億元以上(占到企業全年基建技改投資總額一半以上)的超低排放改造等重大環保項目,煤焦化工分公司1-10號焦爐脫硫脫硝改造項目提前投運,煉鐵廠、還原鐵等料場封閉項目作用開始顯現。
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看來,鋼鐵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領域,鋼鐵企業是落實碳達峰的最終責任主體。李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包鋼股份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鋼鐵上市公司,具備堅實的低碳轉型基礎,公司應結合自身特點,從五個角度制定低碳發展路線。一是充分考慮自身的存量、增量和潛力;二是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的統籌;三是充分考慮不同產品、生產工藝的特點;四是充分考慮產品所處的綠色發展水平;五是充分考慮不同的發展定位和經營理念。”
李冰表示,包鋼股份可以從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創新、驅動創新、支撐體系創新等方面入手,形成系統性、協同性、數字化、標準化的創新體系。此外,還要依托稀土產業資源和資金優勢,形成在區域內具有競爭力、專業化的節能環保公司,在光伏發電、風電、氫能、綠色材料等綠色產業領域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打造出綠色低碳轉型的“包鋼樣板”。
厚積薄發
描繪轉型升級新藍圖
包鋼股份表示,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包鋼股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同時也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劉振剛說道:“我們提出到‘十四五’末,鋼鐵產業板塊年銷售收入達到800億元以上,利潤總額達到40億元以上,人均粗鋼產量達到1500噸/年的目標。”
據悉,“十四五”期間,包鋼股份將設立稀土產業基金,支持稀土產業整合發展,同時加大人才技術合作與引進,持續打造稀土鋼新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引領稀土資源利用走向高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化轉型方面,包鋼股份聯合華為和中國移動通信公司,拓展5G技術在鋼鐵工業智慧化過程中的發展應用,讓白云鄂博鐵礦成為全球首個金屬礦山礦車無人駕駛運營的露天礦山。
劉振剛表示,包鋼股份正在依托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全面挖掘自有資源生產能力,同時著眼于全球化發展,從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獲取資源,堅定不移執行資源拓展戰略,努力打造行業樣板。
近七十年的時間里,“包鋼”兩個字早已成為一代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未來,包鋼股份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依托白云鄂博礦螢石資源優勢,打好‘稀土牌’和‘資源牌’,推進智能化制造,不斷開發、生產、推廣綠色設計產品,持續加大鐵、焦、鋼等方面環保設施的改造投入,實現清潔生產,在‘十四五’時期,建設包鋼股份現代化新征程!”劉振剛如是說。
(編輯 田冬 上官夢露)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