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商惟瑋
3月2日,拓日新能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5.39%。
在疫情形勢嚴峻的2020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依舊保持良好增長。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同比增長43.05%,其中前三大業務為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電費收入、光伏太陽能玻璃,分別占比43.32%、38.76%和15.35%。
對于業績增長,拓日新能董事會秘書龔艷平表示:“2020年公司實現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過去一年全年發電情況較為理想,電費收入同比有所增加;下半年光伏玻璃市場價格大幅增長,玻璃毛利率持續攀升,公司光伏玻璃實現滿產生產,訂單充足,從而促進業績增長。”
成本優勢明顯
拓日新能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具有生產制造太陽電池、光伏玻璃、光伏支架及光伏組件等主要原材料的能力,在自持電站及EPC承建中已實現不低于70%的原材料自產供給。與同行業公司相比,公司自持建設的光伏電站成本優勢明顯。
根據CPIA《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的數據,2020年我國地面光伏電站初始投資成本為3.99元/W,較2019年下降12.3%。“隨著光伏發電成本逐漸下降,光伏發電性價比不斷凸顯,長期來看,光伏有望成為全球范圍內最便宜的電力能源之一。”東莞證券黃秀瑜在研報中表示。
技術進步是光伏產業降本增效的核心動力,為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能效,公司注重專利研發投入。截至2020年6月,公司共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583項,其中發明專利56項,實用新型516項,外觀專利11項。“技術研發和設備自制是公司長期發展的核心戰略,未來公司將持續研發投入,以技術優勢搶占未來以高質量為核心的光伏市場。”龔艷平表示。
“光伏是我國目前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我國光伏產業市場規模巨大,長期獲得政府支撐,產業鏈配套資源完整,相比國外企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高級光伏工程師劉建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全球光伏產業中的成本優勢,銷售網絡已覆蓋全球八十多個國家。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出口銷售收入2.9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45.71%。
“從全球范圍看,發達國家將逐漸取消煤電和核電。近期德國宣布將于2038年淘汰燃煤發電,2022年前徹底放棄核能發電。在棄核減煤背景下,我們預判僅德國一個市場就能釋放超過50%的能源缺口,從而為光伏發電增長提供機遇。”談到對未來一年全球光伏市場的預判,龔艷平表示。
光伏市場穩中向好
回顧2020年我國光伏市場,龔艷平表示:“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裝機不及預期,二季度開始實現同比增長,四季度裝機超過30GW,主要是競價項目和戶用項目搶裝帶來的裝機增加。”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0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48.2GW,同比增長59.5%,裝機量連續八年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連續六年居全球首位。“一方面,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智能電網、特高壓等基礎設施為我國形成以光伏能源為基礎的能源互聯網提供了保障。大力發展光伏行業,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內生發展動能將起到重要作用。”劉建告訴記者。
“發電是目前最大的碳排放來源,實現碳中和需要使用光伏、核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完全替代火電。”中信證券首席政策分析師楊帆在研報中指出。
為滿足日益擴張的光伏市場需求,公司不斷擴張自有光伏電站產能。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擁有光伏電站超過530MW,2020年前三季度內新增光伏電站30MW。2021年2月23日,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含本數),擬使用7.3億元投向連州市宏日盛200MW綜合利用光伏電站項目。
“隨著行業發展和技術迭代更新,光伏發電將進入全面平價時代,公司本次擬募投的連州市宏日光伏電站為平價上網項目,建成并網后的發電收入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重要組成。”談到此次定增,龔艷平表示。
(編輯 才山丹)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