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實習生 馮雨瑤
“貴公司還在交易期貨嗎?”一名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對秦安股份發出提問。2月23日,秦安股份方面回復稱:“公司已有序退出投資性期貨交易,作為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公司立足主業發展,緊跟市場,以良好業績表現回饋投資者。”
這則問答背后,意味著在A股有著“期貨大神”稱號的秦安股份,正式“收手”期貨交易回歸至自己的主業上。
對于秦安股份在期貨上的“收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亡羊補牢的改變,路走對了,但主業能不能做好,需要看其經營和研發能力。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崛起,且汽車銷售量總體在逐月上行,汽車零部件本身處在風口上,風口上經營總的來說成功概率高一些。”
投資期貨交易
累計盈利2.67億元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主動提出要回歸到自己的主業上,因為就上市公司而言,需要進一步地進行歸核化處理,秦安股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很正常的現象。”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證券日報》記者談道。
秦安股份進軍期貨交易始于2020年,2020年4月15日至9月11日,秦安股份因連續發布21份《關于獲得投資收益的公告》,累計收益達到7.69億元,引發市場的不少關注。要知道,秦安股份累計7.69億元的期貨收益,約相當于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凈利潤的3倍。
不過此后,秦安股份在期貨交易上便連連失手。因期貨投資的高杠桿性和高風險性逐漸顯現,
9月12日至22日,秦安股份期貨平倉虧損6952.55萬元,9月23日平倉虧損7348.38萬元,9月24日至9月25日虧損1.36億元,9月28日虧損2.23億元。在9月12日至9月28日期間,秦安股份累計平倉虧損達5.01億元。
換句話說,秦安股份在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回吐了之前5個月超一半的盈利。連續虧損之下,9月28日,秦安股份宣布全部平倉并有序退出期貨交易。
期貨交易的風險不容忽視,但此次投資也讓秦安股份發了一筆“橫財”。2020年9月30日,秦安股份發布更正公告表示,公司自2020年4月15日至今,期貨平倉盈虧累計為盈利2.67億元(含稅)。
同時,因期貨帶來的關注度,秦安股份的股價也呈現高波動走勢。公司股價在2020年6月初時約6元/股,9月4日觸及高點12.4元/股,成功翻倍。隨著后期期貨交易單日平倉出現巨額損失,從9月24日起,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截至9月30日,公司股價收盤于7.98元/股。
主業、副業雙加持
2020年凈利預增162.78%-188.21%
公開資料顯示,秦安股份是國內具有一定規模水平的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專業生產企業,主要從事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氣缸體、氣缸蓋、曲軸、變速器箱體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事實上,在進行期貨投資之前,秦安股份的主業經營已陷入泥淖。公司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秦安股份的營業總收入分別下滑44.71%、11.91%;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365萬元、1.1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9年凈利潤扭虧,主要原因是其在當年年末依靠賣樓獲得了2.59億元。
2019年于秦安股份而言是艱難的一年。作為一家汽車發動機零部件生產企業,秦安股份在年報中披露,其客戶主要包括長安汽車、長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柳州五菱、江鈴汽車、一汽轎車、吉利汽車、東安動力、北汽福田、PSA(長安標致雪鐵龍)、全柴動力、華創新能源、廣汽等。
但在2019年,汽車行業整體下行,秦安股份的主要客戶整車銷量下降,新客戶、新項目則處于爬坡階段。
進入2020年,先在期貨的“加持”下,秦安股份業績自二季度開始出現好轉,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41.82%;后隨著下半年以來汽車行業轉暖,整車汽車銷量增長也開始帶動秦安股份主業景氣度提升。
在此背景下,秦安股份業績在2020年大幅提升。公司披露的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預計將增加1.92億元到2.22億元,同比增加162.78%到188.21%。
談及秦安股份接下來的發展,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既然汽車行業是周期行業,那么汽車零配件行業也是周期行業,相關企業要在起風的時候盡可能多地占據市場份額,形成規模優勢,這樣在退潮的時候,可以用規模效應來保持盈利。泰安股份需要在市場營銷和技術研發兩方面雙管齊下,在周期結束之前獲得規模優勢,才能在未來汽車零部件行業占據一席之地,立于不敗之地。”
“接下來,整個汽車零部件行業應該還有著不錯的發展趨勢,而且也處在發展的風口,這就需要企業能夠在市場發展過程中搶抓自己的市場機遇,真正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江瀚表示道。
(編輯 喬川川)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