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間,棒杰股份披露重組草案,擬以重大資產置換的方式,實現從服裝到人工智能(AI)的跨越。今年以來,人工智能領域迎來龍頭上市浪潮:“AI四小龍”中的依圖科技、云從科技近期申請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與“AI四小龍”紛紛啟動IPO相比,華付信息選擇以重組方式登陸A股市場,并有望成為A股人工智能行業重組第一例。
此次草案詳細披露了華付信息的商業模式,后者被定義為屬于“技術算法+應用場景”雙驅動,與市場關注度較高的“AI四小龍”有所差異。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是AI技術商業化的另一種嘗試。
資產置換+股份轉讓“兩步走”
重組草案顯示,棒杰股份擬以除庫存股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張歡、黃軍文等人持有的華付信息51%股權進行資產置換,置出資產最終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陶建偉及陶士青、金韞之共同指定的主體承接。
根據收益法評估,華付信息100%股權評估值為14.91億元,此次擬置入的華付信息51%股權對應估值為7.61億元,在此基礎上,該部分置入資產的交易價格為7.6億元。上述資產置換后,陶建偉等擬以8240.7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7.94%)和8000萬元現金作為支付對價,承接上述置出資產。其中,陶建偉與金韞之合計向張歡轉讓上市公司5.36%的股權。
交易完成后,棒杰股份將剝離目前無縫服裝相關業務,置入華付信息51%股權,成為一家基于軟件技術及AI算法的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公司表示,此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由于陶建偉仍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因此,此次交易不構成重組上市。同時,為了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權穩定,陶建偉及其一致行動人陶士青承諾在重組完成后36個月內增持不低于6%的股權,而張歡承諾,重組完成后36個月內不主動增持,且并不謀求控制權,黃軍文、婁德成等小股東承諾重組完成后36個月放棄所持股份的表決權。
財務數據方面,華付信息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356.96萬元、4699.96萬元、3400.51萬元。業績承諾方承諾,華付信息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700萬元、9300萬元、1.22億元。若置入資產過戶無法在2020年完成,業績承諾方還將承諾2023年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1.39億元。
走出另一種AI技術商業模式
與此前發布的預案相比,棒杰股份此次披露的重組草案,將華付信息的經營情況、技術水平等一系列核心信息和盤托出,也解釋了為何部分AI賽道頭部公司仍虧損,而華付信息卻實現盈利。
公告顯示,華付信息致力于將自研AI技術應用到特定場景中,屬于“技術算法+應用場景”雙驅動型公司。在技術方面,公告披露,華付信息被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評定為居民身份網絡認證人臉比對引擎接口規范行業標準起草單位,其自研的人臉識別算法搭配軟件及智能硬件通過了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檢測認證,在萬分之一誤報下的準確率超過99.9%。
在應用領域,華付信息將計算機視覺算法能力融入到行業場景中,形成包含智慧出行、智慧機場、智慧金融及智慧教育等多個行業解決方案。例如,深圳寶安機場推出的易安檢快速通關系統背后技術提供商就是華付信息。
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在不少龍頭公司有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可如何將技術產業化、商業化,仍是一道難題。華付信息顯然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諸多項目落地說明其對多個領域的客戶需求理解到位。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此前曾對媒體表示,AI的快速爆發期發生在五六年前,現在正處于“死亡之谷”的泡沫期,不帶來真實價值的AI公司將被淘汰出局。AI公司如何實現將技術轉化為商業價值,是很多行業內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棒杰股份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繼續聚焦下游應用場景,在部分垂直領域穩固現有的先發優勢,提供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行業解決方案。同時,保持并穩步增強在應用層中的競爭力,并逐步向技術層、基礎層進行技術拓展,提升上市公司的技術水平及競爭實力。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