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美平
來源|野馬財經
沃森生物轉讓子公司股權一事,上演72小時劇情大反轉。最初發布股權轉讓公告后,沃森生物被投資者質疑11億“賤賣資產”,隨后沃森生物轉讓股權一事引來深交所的問詢。在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雙重擠壓之下,沃森生物認慫,表示“不賣了”。
被質疑“賤賣資產”后不賣了
12月7日,沃森生物發布公告,表示暫不推進轉讓子公司股權一事。這也意味著,沃森生物轉讓子公司股權一事,被投資者按下了暫停鍵。
盡管及時踩下了“急剎車”,但7日收盤,沃森生物跌停,股價36.53元/股,市值563.8億元。
事件起源于12月4日,沃森生物公告稱,將11.41億元轉讓所持有的子公司上海澤潤32.6%的股權。交易完成后,沃森生物不再控股上海澤潤,而是變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從65.14%降為28.5%。
公告一經發布,立即引發投資者的不滿。有投資者認為沃森轉讓上海澤潤股權屬于“賤賣資產”。
為何投資者會有這種質疑呢?
上海澤潤是沃森生物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產品是二價和九價HPV疫苗。早在今年4月,上海澤潤的二價HPV疫苗就已經完成了Ⅲ期臨床研究并獲得了《臨床試驗報告》。
6月份,該疫苗的生產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受理。這意味著第二個國產二價HPV疫苗距離正式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在此節點,沃森生物選擇出賣上海澤潤股權,讓投資者看不懂。此前,天風證券曾在研報中分析,不考慮海外市場的情況下,沃森二價HPV有望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若考慮海外市場,則銷售收入或突破20億元。
這樣看,沃森生物賣掉即將兌現的上海澤潤,對股東收益而言,算不上明智之舉。
就在沃森生物周六下午緊急召開的90分鐘電話會議上,不滿的投資者甚至激動地喊出:“能不能換一下沃森的董事長和管理層?”。
此外,關于上海澤潤,投資者直言:“澤潤產品馬上上市了,可以自己造血了,為什么要賣?”甚至有投資者表示:“你們把我們這些炒股票的當傻子嗎?你看看萬泰生物值多少錢,你竟然賣的那么低!你們這些人不相信因果報應嗎?”
對于投資者的質疑,沃森生物董事長李云春在電話會上表示,放棄上海澤潤控股權,對上市公司、對上海澤潤都是好事。
不過,投資者對于沃森生物的解釋并不買賬。有投資者在電話會上稱,“如果你們問心無愧的話,應該在現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應該先停牌。”該投資者進一步分析,在沃森生物讓出對上海澤潤的控股權之前,應當先理清為什么上海澤潤在沃森生物的體系內就不能進行激勵,“我覺得沃森這個平臺沒有問題,如果沃森這個平臺沒有問題的話,可能是管理層的問題,換一個管理層可能能夠更好的發展”。
此外,投資者直言,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越來越健康,監管對于投資者的保護也越來越到位,“如果這樣一個議案能夠在現在的中國資本市場獲得通過的話,我覺得是一個恥辱。”
李云春的回答是:“對這個事情我們是基于沃森自身的發展的,你可以質疑我們的管理水平差,但你不能質疑我們的人品。”
11億轉讓股權有隱衷?
為何沃森生物一份轉讓股權的公告會引發投資者這么大的反響呢?這與沃森生物自身的性質有關。
沃森生物目前并無實際控制人,大股東是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持股4.97%。有相關人士分析,這樣分散的股權結構,即使資產真的被“賤賣”,對核心股東的影響也有限。
如今,這筆不被投資者看好的交易已經被叫停。數據顯示,今年年初,沃森生物的股東人數為2.79萬人,截止9月底,股東人數暴增至11.94萬,暴增328%。
一方面投資者涌入,另一方面,高管卻在頻頻減持。查詢李云春的減持記錄,2017年7月至今,李云春累計減持7次。2010年,沃森生物上市時,李云春的持股比例在20%以上。截止今年3季報,李云春的持股僅剩3.13%,套現高達幾十億。
12月6日,在和投資者“激戰”之后,沃森生物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其就7組問題進行補充說明,其中包括上海澤潤此前是否存在因激勵不足等影響發展的問題;轉讓控股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股權激勵,以及年底突擊出售資產調節利潤等。
具體來看,2018年7月4日,沃森生物披露了《2018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計劃》顯示,沃森生物2019年及2020年,兩年業績考核指標是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2億元。
2020年11月3日,沃森生物披露的《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顯示,2020年及2021年兩年,業績考核指標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2億元,公司2021年及2022年兩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7億元。
深交所要求沃森生物說明上述預計股權處置收益計算過程及收益確認的依據。另外,據沃森生物的公告,本次交易或產生約11.8億元至12.8億元的凈利潤。因此,深交所要求沃森生物說明本次交易是否存在通過年底突擊出售資產調節利潤的情形。
此外,2019年,沃森生物的凈利潤為1.42億元,這也意味著要完成2018年12億的目標的股權激勵計劃,上市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最少要達到10.58億元。
根據三季報,沃森生物前三季度凈利潤4.35億元,較10.58億元還有較大差距。因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沃森生物說明本次交易是否存在為達到2018年、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業績考核指標而出售上海澤潤股權的情形。
投資者的“怒嗆”是導火索,深交所關注函則觸及了本次交易的核心,一則“關注函讓沃森生物的股權轉讓“黃了”。不過,對投資者而言,未必不是一場勝利,畢竟怎么看都是維護了自身的利益。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