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搶裝潮”催動風電企業業績齊漲的背景下,老牌風電企業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華儀”,600290.SH)卻表現得不盡如人意。
10月31日,*ST華儀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財報顯示,報告期末,*ST華儀實現營業收入5.75億元,同比減少28.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485.40萬元,同比減少1858.03%。
除業績低迷之外,華儀電氣遺留的內控問題也未得到根本解決。2019年11月25日,華儀電氣自曝其控股股東華儀集團存在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問題,涉及金額高達21.98億元,同時表示控股股東承諾在一個月內解決上述問題,但截至10月22日,華儀電氣仍未收到華儀集團任何歸還款項。
更重要的是,10月20日,華儀電氣公告稱,華儀集團已經申請破產重整。控股股東涉及的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問題的徹底解決似乎變得遙遙無期。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華儀集團一旦進入破產程序,或會停止清償個別債務。這就意味著,華儀集團將無法及時歸還華儀電氣的占用資金,同時華儀電氣因違規擔保造成的損失也無法及時向華儀集團進行追償。這些欠款只能作為普通債權進行申報,等待統一清償。但一般來說,這樣的情況下,賠付率不會太高。”
退市邊緣
*ST華儀是華儀集團下屬核心控股子公司,以輸配電和風電為兩大主業,其中,整機制造和銷售為*ST華儀風電業務的核心。根據2019年年報數據,*ST華儀風電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36.44%,同時,在風電業務3.87億元的營收中,銷售風電機組的收入貢獻達3.16億元,占比81.65%。
作為行業內的老牌選手,*ST華儀早在2002年就已經涉足風電產業,但近年來,它似乎在逐漸喪失其先發優勢。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風能專委會”)統計數據,2017~2019年,華儀風能(*ST華儀旗下的風能業務平臺)在國內風電整機市場排名分別為第18位、第15位及第13位。表面上看,華儀風能的市場狀況似乎在逐步改善,但實際上,在國內風電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于早已不在前十之列的華儀風能來說,留給它的市場空間已經所剩無幾。
根據風能專委會歷年統計數據,2015~2019年,前10家風機整機制造企業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1.3%、84.2%、89.5%、90%及92.2%。更為重要的是,在即將到來的平價時代,市場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020年是陸上風電平價前的最后一年,2021年后,海上風電的國補也要退出,而平價才是真正的大浪淘沙。”業內人士曾向記者分析稱,“在平價時代,考驗的不僅是整機廠商的技術創新能力,還有供應鏈整合能力、物流協同能力和規模化交付能力。”
然而,平價還未至,受多方面因素影響,*ST華儀整合及協同方面的問題已經隱約顯現。*ST華儀在回復上交所問詢時曾表示,控股股東的資金占用已經影響到風電業務供應鏈協同及風機交付。在搶裝背景下,上游原材料供不應求,供應商提高支付條件,而*ST華儀資金緊張造成了部分關鍵零部件短缺或供應不及時,這導致了生產排產的不均衡,甚至出現部分項目交貨期延遲的現象。
*ST華儀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受風電行業“搶裝潮”上游供應商零部件供應不足、部分項目推遲建設等影響,其風電產業共實現營收9724.16萬元,同比下滑49.61%。同時,*ST華儀總營收實現2.85億元,同比下滑46.60%,凈利潤則驟降3295.48%,虧損9964.65萬元。
直至第三季度末,*ST華儀仍未扭轉業績頹勢。其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ST華儀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8.78%,凈利潤同比減少1858.03%,虧損規模為9485.40萬元。
實際上,在風電搶裝、市場需求高漲的同一時期,業內主要整機企業凈利潤增長明顯。2020年前三季度,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及運達股份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30.07%、81.61%及115.24%。
更重要的是,受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事項的影響,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ST華儀已經行至退市邊緣。
4月24日,*ST華儀發布關于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暨臨時停牌的公告,稱由于其2018年度、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為負值,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其股票自4月2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就意味著,若*ST華儀無法在最后一個季度扭虧為盈,2020年經審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為負值,其將可能被暫停上市。
針對*ST華儀業績表現等問題,記者聯系*ST華儀方面采訪,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復。
遺留問題待解
目前,對于*ST華儀來說,公司待解的問題并非只有退市危機。實際上,*ST華儀于去年底自曝的“驚雷”,直到今天仍“余震”不斷。
2019年11月25日,*ST華儀突發公告,稱公司存在控股股東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情形,涉及金額高達21.98億元。*ST華儀三季報顯示,其關聯方資金占用余額為11.41億元,公司及子公司因違規擔保承擔連帶擔保所產生的損失累計為7.37億元,公司違規擔保余額為2.03億元。
與此同時,與上述問題相伴出現的違約等問題又使*ST華儀陷入訴訟纏身的窘境。截至6月30日,其未了訴訟累計金額達12.05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05.10%。*ST華儀在提示風險時明確表示,部分訴訟案件執行后或將對上市公司損益產生負面影響。
事情曝光后,*ST華儀控股股東華儀集團曾承諾將在公告起的一個月內解決上述問題,但截至10月22日,*ST華儀仍未收到任何歸還款項。
更糟糕的是,10月20日,*ST華儀收到的一封《民事裁定書》使得解決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問題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記者了解到,根據《民事裁定書》和《決定書》,浙江省樂清市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華儀集團的重整申請。《民事裁定書》指出,“華儀集團所涉債務金額大于該公司名下財產的價值,可見申請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已經具備破產原因。”
“華儀集團一旦進入破產程序,或會停止清償個別債務。也就是說,華儀集團將無法及時償還其占用資金及因違規擔保造成的損失。這些欠款只能作為普通債權進行申報,等待統一清償。”吳剛梁告訴記者。
京衡鄭州律師事務所重整部主任張華欣向記者表示,“債務的清償比例需要看華儀集團的資產狀況及投資人的投資意愿等因素。但作為普通債權,其清償順序后于擔保債務、勞動債務和稅收債務。同時,占用資金若沒有財產擔保的話同樣不具有償還優先性,不會優先清償。”
此外,張華欣還表示,除了申報債權之外,*ST華儀也可通過追究相關人員的賠償責任來彌補損失,或等待華儀集團出現新的戰略投資者完成重組,接管債務,從而獲得清償。
吳剛梁告訴記者:“對于亟待挽回損失的*ST華儀來說,控股股東若能成功完成破產重組是更有利的方案,到時,華儀集團原本的大股東大概率會出局,*ST華儀的實際控制人會變更。不過,這個方案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