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行業即將進入一個白熱化的競爭階段,產業集中、強者恒強。海利爾會堅持研發創新、一體化戰略等舉措,繼續以內生為主、外延并購為輔的發展模式,在未來5年內實現儲備產品的產業化轉化,進入行業第一梯隊,爭取成為農藥行業實力強勁的上下游一體化的農化集團。”日前,由上交所和各地證監局聯合主辦的“價值引領投資·2020滬市公司質量行”調研活動走進海利爾,公司董秘湯安榮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詳細描述了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發展藍圖。
發揮核心優勢增強市場話語權
今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經濟波動、新冠疫情和供需動態關系不匹配的影響,大部分農藥原藥價格呈下降趨勢。同期,公司實現營收25.72億元,同比增長30.76%;凈利潤約3.33億元,同比增長20.35%。湯安榮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核心優勢,即持續研發創新和卓越的市場競爭優勢。
研發創新優勢體現在生產環節工藝技術的突破和優化,進而讓公司具備了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
據介紹,公司吡蟲啉和啶蟲脒原藥綜合生產成本在行業內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吡蟲啉和啶蟲脒今年價格處于行業底部,但是公司農藥原藥及中間體產品依然保持較高的毛利率水平。這是公司10多年來研發、工藝積累的結果。公司濰坊基地2008年開建、2009年投產,一直圍繞吡蟲啉和啶蟲脒展開,直到2017年才開始做新產品。
湯安榮告訴記者,研發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引擎,同時也是海利爾決勝未來的護城河。為保持研發的原創性和前瞻性,公司一方面致力于一流研發團隊的打造,另一方面不惜巨資加大硬件投入。現在,海利爾的研發中心已經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建海洋生物源農藥和環境友好型制劑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農藥研發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五大國家級創新平臺,擁有科研人員近200人。
據了解,未來海利爾還將不斷產業化儲備產品,特別是新化合物產品,以增強公司在全球農化市場的話語權,更好地參與同跨國公司的競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公司的核心優勢還體現在市場競爭力上。“原藥的競爭在于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制劑的競爭在于品牌和渠道。良好的藥效與性價比、多品種供應能力等品牌因素,植保技術的綜合解決方案、貼近終端的營銷網絡等渠道因素構成農藥制劑企業的主要競爭要素。海利爾深耕農藥制劑20余年,逐步構建了農資七大品牌,涉及經銷商客戶近5000家,形成了強大的渠道網絡。”湯安榮表示。
以內生發展為主深化一體化戰略
農藥是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生產資料。農藥行業比較分散,全國有大大小小企業2000家左右,其中農藥原藥企業500多家、農藥制劑企業1500多家。而根據行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農藥原藥企業數量減少30%,其中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5家、銷售額在2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有30家。
湯安榮告訴上證報,公司未來發展會以內生發展為主、外延并購為輔,在未來5年內實現儲備產品的產業化轉化,同時積極利用資本力量,選擇優質的資產標的予以整合。公司業務板塊涉及農藥上下游。在農藥制劑領域,公司位列行業第一梯隊;在農藥原藥領域,公司會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進入第一梯隊,爭取成為農藥行業實力強勁的上下游一體化的農化集團。
內生發展,強化一體化優勢。據介紹,公司在現有吡蟲啉、啶蟲脒和吡唑醚菌酯原藥基礎上,第二代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和噻蟲胺原藥于今年6月進入試生產,殺菌劑丙硫菌唑原藥于今年9月底進入試生產,從而進一步深化了公司制劑、原藥和中間體一體化戰略,實現農藥制劑業務與原藥業務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充分挖掘農藥產業鏈中各環節較好的盈利機會,提高公司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機會。
外延并購方面,2019年公司收購凱源祥,新增甲維鹽原藥產品,進一步豐富一體化優勢。公司未來將在青島恒寧項目布局新品種。根據已經披露的一期項目信息,苯醚甲環唑和丙環唑市場需求大,復配為制劑銷售有望擴大收入,而丁醚脲是最大殺螨劑,需求增速快。公司是國內僅有的3家擁有丁醚脲登記證的企業之一,先發優勢明顯。
2019年1月,公司完成海利爾緬甸公司的相關政府備案工作。今年1月和2月,公司分別完成海利爾阿根廷公司和海利爾菲律賓公司的設立備案事宜。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在巴西等國家設立境外法人機構,為公司國際市場開拓戰略奠定基礎。
堅持現金分紅做好信息披露
海利爾起家于農藥制劑,而后延伸到原藥和中間體,2017年登陸上交所主板。湯安榮表示,上市讓公司在資金方面獲得較好的補充和支撐,為公司加強原藥研發投入、大量引進技術人才和生產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公司能夠較好地推進原藥新產品的投入建設以及日常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張,同時也在市場上強化了企業自身品牌的影響和信用。
10年以來,公司業績整體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未來公司會繼續保持主業穩健經營策略,不斷豐富原藥產品品種,強化原藥制劑一體化盈利能力,推進儲備產品的產業化,加快恒寧新原藥生產基地建設等,同時不斷加強工藝改進、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湯安榮表示,公司會繼續堅持每年進行現金分紅,實現公司發展與投資者收益的平衡。據了解,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1.6億元。海利爾將堅持做好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披露,并通過多種渠道和場合,分析解讀公司的定期報告數據,解答投資者疑問。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