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曹琦
血液制品行業的重大資產重組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門話題。
10月13日晚間,博雅生物發布收購報告書,根據公告,博雅生物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擬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不低于69,331,978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數的16%)股份協議轉讓給華潤醫藥控股,并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剩余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華潤醫藥控股行使。加上擬以現金方式認購的向特定對象發行的86,664,972新股,華潤醫藥將共持有博雅生物30%的股份及總計40.97%表決權,成為博雅生物的實際控制人。
血液制品行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對比其他生物醫藥行業,其行業政策壁壘高、資源屬性強,競爭格局十分穩定,因此血液制品行業是醫藥行業今后最賺錢的方向之一。
被54億元高價收購博雅生物實控人將變更
原本高特佳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深圳市融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融華”)合計持有博雅生物128,909,952股,占公司總股數的29.7491%。9月28日晚間,博雅生物公告,因公司控股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而停牌。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不低于69,331,978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數的16%)股份協議轉讓給華潤醫藥控股,并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剩余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華潤醫藥控股行使。
加上博雅生物向特定對象發行的86,664,972新股,華潤醫藥控股通過受讓原有股份、表決權委托及認購向特定對象發行的新股,將持有博雅生物155,996,95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00%),同時擁有上市公司57,049,64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97%)對應的表決權,合計擁有上市公司213,046,590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0.97%),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資料顯示,6933萬股流通股及8666萬股新股,代價預期53.58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博雅生物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華潤醫藥控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華潤有限公司將成為實際控制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成為最終實際控制人。
有業內人士指出,華潤醫藥控股“入主”博雅生物,其實是各取所需。對博雅生物而言,引入“財大氣粗”的華潤醫藥系作為控股股東,能夠利用募集資金以及其帶來的經營管理經驗與產業資源背景,改善資本結構、提升競爭優勢。此前,博雅生物一直存在股權分散的問題,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僅占29%股權,而且控股股東是一家私募機構,對上市公司的投資仍屬于財務投資。
不穩定的股權關系給博雅生物帶來一系列困擾,如博雅生物預付關聯方8億多元采購款,卻沒有收到采購的血漿,控股股東因而被質疑侵害到上市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同樣地,針對博雅生物與博雅(廣東)同業競爭的問題也一直懸而未決,直到華潤醫藥控股收購博雅生物,相關承諾因此被豁免。
不過,據博雅生物公告,截至2020年9月28日,博雅(廣東)已歸還公司6000萬元預付款項,還有7.63億元預付款項尚未歸還。
2024年行業市場規模將超800億元
對華潤醫藥而言,收購博雅生物有助于拓展業務規模,整合優質資源,發揮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從而做大做強醫藥大健康產業。
血液制品行業因政策因素影響,自2001年開始,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產企業,截至目前,我國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只有30家左右。博雅生物主要產品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3大類,是全國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規格最全的生產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少數的三類產品齊全的企業之一。
2020年上半年,博雅生物實現營業總收入13.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47%;實現營業利潤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4.42%。“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公司形成良好的在研產品梯隊,免疫球蛋白類和因子類產品結構不斷得到優化與豐富,未來公司將成為以免疫球蛋白和因子類產品為主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博雅生物有關負責人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血液制品生產企業的原材料為健康人血漿,由于來源的特殊性及國家監管的加強,目前整個行業原料血漿供應十分緊張,原料血漿供應量直接決定血液制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血液制品企業對原料血漿的掌控情況決定了其競爭實力,有著雄厚技術實力的央企入主對于公司血制品業務的長期健康發展無疑將帶來積極影響。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史立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血液制品行業的政策壁壘非常高,也是近年來醫療行業最掙錢的細分領域之一。因為整個行業一直供不應求,被國家列入重點監測范圍,所以只要是這類企業日子都過得比較舒服,行業非常穩。我個人認為,華潤收購博雅生物進軍血液制品市場,是近年來最明智的選擇,盡管高價收購也很劃算。”
同時,他分析認為,如果收購完成后華潤加大投入,未來很可能引入更多先進技術和資源,豐富血液制品產品種類。“目前,我國的血液制品企業發展尚處于比較粗糙的階段,研發投入相對少,只要有采血站日子就能活得比較好,可以說血液制品行業是醫藥行業今后最賺錢的方向之一。”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隨著醫生群體對血液制品認知的提升,以及近年來中國對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醫保報銷政策變化,預計中國市場對血液制品的需求將不斷擴大,未來幾年中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將會持續走高,到2024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800億元。
(編輯 上官夢露)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