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9月22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威股份”)公告,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審核通過。據悉,此次擬募資不超過59.83億元,用于投資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工廠等項目。募投項目實施后,公司將新增1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產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規模、技術和成本優勢。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平價上網”時代漸行漸近,光伏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通威股份等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加大產業投資力度,有望持續推升競爭力優勢,在行業向好發展的趨勢中持續收獲紅利。
投資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工廠等項目
通威股份被認為是“農業+光伏”的雙龍頭企業,公司光伏業務的布局覆蓋了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和光伏電站等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太陽能電池業務已實現了對下游全球前十大組件廠商的全面覆蓋。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業務在產品市場價格同比下降的情況下實現銷量7.75GW,同比增長33.75%,實現的銷售收入為58.43億元,同比增長0.22%。
為滿足下游客戶日益增長的高效太陽能電池需求,通威股份先后在合肥、成都及眉山建成太陽能電池實際產能27.5GW。根據公司制訂的《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2020-2023年發展規劃》,通威股份預計到2023年將形成80GW-100GW的產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次獲批的眉山二期、金堂一期募投項目是通威股份實現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通威股份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修訂稿),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59.83億元(含),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工廠項目(眉山二期)”“年產7.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和補充流動資金。
“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擴大公司太陽能電池產能,提升并鞏固公司在全球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通威股份表示,隨著募投項目陸續建成投產以及效益的實現,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與凈利潤水平將有大幅提高,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光伏龍頭加大產業投資力度
當前,光伏行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受到業內人士諸多期待。我國能源行業“十四五”規劃編制進展獲得市場的高度關注,申港證券發表研報表示,根據此前規劃,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為15%,2030年不低于20%,2050年不低于50%。假設2025年非石化能源消費占比為17.5%,一次能源消費量為59億噸-61億噸標準煤,則屆時非石化能源發電量約為38400億千瓦時,其中,預計光伏+風電發電量7800億千瓦時。
而從全球來看,可再生能源發電預計將成為最大的能源載體。根據IRENA的測算分析,預計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中的占比將提升至86%,屆時,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裝機量將上升至360GW。
分析認為,隨著全球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平價上網”時代的來臨,光伏行業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此背景下,包括通威股份在內的光伏行業龍頭們都加大了產業投資力度,以進一步穩固優勢地位。
“盡管近期光伏組件價格上漲,但從長遠上看,光伏發電的成本會不斷下降,光伏的安裝量也會不斷上升。智能電網和物聯網的發展,會提升光伏發電在電網中的比例,光伏系統降本增效,也將提高光伏發電的競爭力。”古瑞瓦特首席產品經理劉繼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光伏行業競爭激烈,頭部企業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大,企業們擴大產能、獲取定價權優勢,以獲取行業最大利潤。
從太陽能電池業務來看,通威股份目前已經實現對市場上所有PERC電池主流的156、158、16X、18X、21X等各種尺寸的全覆蓋。通威股份2020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在聚焦主流PERC技術在產品轉換效率與可靠性的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基礎上,積極開展包括HJT、TOPCON、PERC+等有可能成為下一代量產主流技術路線的中試與轉化工作,同時保持對前瞻性技術的跟蹤與研發論證。”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志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民法典》綠色、環保的精神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角度來看,光伏產業會是今后發展的重要產業,這在一定意義上也符合“美麗中國”的精神。技術的成熟度和應用的便捷性、普遍性可能會直接影響光伏行業的發展。“通威股份持續加碼光伏產能表明了公司對業務和前景的信心,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他說道。
(編輯 田冬)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