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一直被外界貼上“傻大黑粗”的傳統形象,好像與科技型企業并無關聯。
工業智能化、數字化在傳統產業的轉型中得到應用,作為傳統冶金企業,南鋼股份早已經布局構建智慧鋼鐵生態。“智慧制造”早已成為南鋼股份的一塊“金字招牌”。南鋼股份先后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工信部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企業等稱號,以及中國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A+級(極強)、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等榮譽。
黃一新董事長給出的解釋是“數字技術能夠重塑甚至顛覆傳統企業,傳統企業嫁接數字技術是可以成為科技型企業的”。
黃一新認為,南鋼股份在“十三五”期間就提出要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生命智慧體”企業愿景,率先倡導“JIT+C2M”(準時制生產方式+客戶對工廠)生產模式,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
2018年,南鋼提出工業品“C2M”概念,即從生產端直接到消費端,開始是大客戶ToB,后來又到小客戶ToC,這個實現比較難,需要有高精度高質量零件化來滿足低中端用戶需求,把工業品制成消費品。近幾年,隨著5G技術的成熟,南鋼提出用5G+工業互聯網+結合JIT模式,打造“JIT+C2M”智能制造燈塔工廠,解決行業痛點,滿足終端客戶需求,這是一種科技+商業模式創新。
南鋼股份的智能工廠,運用5G、集成智能機器人、無人立體倉儲等新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南鋼產業鏈服務能力,助力南鋼進軍機械裝備智能深加工細分領域。
公司介紹,“JIT+C2M”智能工廠不僅是江蘇冶金行業首個“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還是世界首個專業加工高等級耐磨鋼及高強鋼配件的智能工廠。
此外,南鋼股份在“十四五”期間將推行數字工廠建設,運用“5G+互聯網+邊緣計算/云計算”新技術,把南鋼股份在線工藝裝備人機互聯、場景互聯,把數字工廠產生的大數據運用到經營層面,用大數據進行經營、運營及智能決策。
南鋼股份還要成立C2M互聯網平臺,其管理層提出“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把南鋼股份真正變成一個平臺型的企業。
正如黃一新預言:“數字化技術賦能的工業產業互聯網風口已經來臨,但是工業產業的互聯網巨頭尚未出現,會不會來自傳統制造行業,極有可能!”未來,南鋼股份將從一個傳統的制造業變成綠色、智慧、高科技的新的產業形態和產業模式。
“鋼鐵俠”裂變出“IT牛企”
自2013年以來,南鋼股份研發投入持續保持在3%以上,南鋼股份及旗下的金恒科技、宿遷金鑫是高新技術企業。
金恒科技前身是南鋼的信息化建設推進部門,現在已成為南鋼數字化自主研發創新平臺,并于2017年成功在新三板掛牌,注冊資本1.8億元。經過8年的發展,金恒科技凈資產由0.3億元增長到目前的3.6億元,增長了11倍,人員由最初的52人發展到目前的800人。信息化改變了南鋼股份傳統冶金行業的形象,也為其轉型高科技產業集團奠定了基礎。
數字化建設也提升了南鋼股份的生產力,公司鐵、鋼、材產量連年提升,2018年首次實現了數代建設者夢寐以求的“破千”夢想,2019年生產精品鋼1097萬噸。
這些年,金恒科技加大了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冶金機器人、物聯網智能裝備等領域的研發、應用和市場開拓,研發投入占比保持在11%以上,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31.85%,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36.72%。
金恒科技已成功為寶武集團、中信特鋼、蘭州石化、匯鴻集團、可口可樂(中國)、伊利乳業等百余家企業提供ICT產品和智能制造服務,無人抓渣行車、自動焊標牌機器人、連鑄自動加保護渣機器人等一批明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深得用戶好評。
除了自主研發之外,南鋼股份還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合作,共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研發。
智能裝備應用場景豐富
當前,南鋼股份整體裝備從大型化、現代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主體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較為豐富的智能裝備應用場景。
南鋼股份有先進的檢測系統。原料粒度識別系統通過AI(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對礦焦顆粒尺度進行在線計算、分布統計;對高爐入爐原料粒度大小進行實時檢測,快速、準確地提供粒度信息。該系統可應用于焦炭、礦石、燒結礦等粒度檢測工作。鋼板表面尺寸檢測系統采用光學檢測設備和電磁超聲檢測設備配合相應的執行機構、智能算法和軟件,完成板材信息的獲取、處理及傳輸。
自主研發廢鋼驗收檢測判級系統。在過去的廢鋼質檢工作中,質檢環境不便捷、質檢人員需頻繁上下車,質檢結果不穩定,標準不統一,人為因素摻雜較多,整車廢鋼料型相似、密度過大,檢驗過程粗放、統計不精確等問題較嚴重。廢鋼驗收檢測判級系統可通過攝像頭采集圖片,遠程識別廢鋼;利用人工智能建模進行廢鋼識別、異物識別和級別判定;通過圖像分割、多尺度樣本訓練等實現智能識別和精準統計,使得廢鋼識別效果大幅增強。
南鋼股份還有精整產線機器人。精整探傷樣棒庫機器人具有智能定位、樣棒自動存取、樣棒規格及型號等綜合信息查詢、樣棒使用歷史追溯及壽命預判等功能,實現樣棒智能化管理。精整圓棒缺陷修磨機器人利用視覺識別探傷后缺陷位置,引導修磨位置;精確控制修磨壓力,保證修磨質量、精度和穩定性;開發智能修磨數學模型,制定動態調整修磨策略和修磨參數。
除了上述智能裝備應用場景外,鋼板表面缺陷系別系統、廢鋼場地3D掃描無人行車、全自動沖擊實驗室、無人行車應用等同樣是南鋼股份“數智”發展的有力探索。
南鋼股份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做強鋼鐵產業,重點發展先進鋼鐵材料;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的發展。南鋼股份還將致力于打造具有自我感知、自我學習、自我決策、自我迭代、自我進化等功能的企業智慧生命體,實現從線性增長到指數增長,構建以鋼鐵新材料為核心的相互賦能、復合成長的產業鏈生態圈,將南鋼股份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材料智能制造商。
近幾年,南鋼股份在中國鋼鐵冶煉行業中的綜合競爭排名一直在提升,南鋼股份董事長黃一新多次提出要把南鋼打造成科技型企業。
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走進新華社民族品牌南鋼股份,感受綠色、智慧、高科技的南鋼。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