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臧曉松
伴隨祝義財“回歸”,沉寂多年的雨潤系,又逐步活躍起來。近期,雨潤再度頻繁獲得輿論關注,與“老對手”雙匯有著諸多關聯。
人才流失事件成謎
國內肉制品行業經歷早年間的品牌混戰,一度誕生了北雙匯、南雨潤兩大龍頭企業。此后,2015年雨潤“大家長”祝義財被檢察機關宣布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雨潤系迅速衰微。而雙匯在2013年成功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后,近年來成本優勢凸顯,獲得迅速發展,已然坐穩了業內頭把交椅。
論企業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如今的雨潤早已無法和雙匯媲美。但近期,一份在網絡流傳甚廣的雨潤食品集團人事任命文件,再度將這對老對手牽連起來。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得的幾份雨潤集團人士任命文件中,新近任命了6位副總裁,公開資料顯示,其中5位此前供職于雙匯集團。而在另一份“關于劉建偉等同志工作任命的決定”的文件里,雨潤集團宣布了80名深加工事業部戰區部長的任命。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接近雙匯人士處了解到,上述80人中部分也出自雙匯。
不過,關于雙匯是否存在人才批量流失的問題,9月7日早間出現反轉劇情。
據河南本地媒體報道,雙匯從事肉制品市場業務工作的相關人士向媒體求助稱,“突然被江蘇雨潤公司一份紅頭文件任命為某地經理,他不愿意離開雙匯到雨潤任職,但那份任命文件在網上廣為傳播,令他陷入尷尬境地,希望記者能幫他澄清事實、擺脫困境。”
“這份涉及80名深加工事業部戰區部長的任命名單中,其中有9名是雙匯的在職人員。這些人還在雙匯正常工作期間,就被雨潤直接發了任命文件,并在網上廣泛傳播,對他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形成了極大影響。”對此,上述接近雙匯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證實稱,雨潤確實存在“粗暴”聘用雙匯在職人員的行為,目前涉及的9位員工中,有6位迫于壓力已經向雙匯提出辭職,正在辦理辭職手續,此外仍有3位員工對雨潤的聘用表示拒絕,稱將繼續在雙匯履職。
此外,該人士也透露,雙匯起訴雨潤產品涉嫌不正當競爭一案即將在近期開庭。早前在2018年,雙匯曾因雨潤產品涉嫌不正當競爭一事向江蘇省工商局投訴,該局認定雨潤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處以罰款,雙方此后一度達成和解。但2019年年底,雙匯發現市場上再次出現了雨潤王中王等侵權商品,已在相關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被聘用”員工此前是否已與雨潤達成共識?雨潤又為何要用所謂“粗暴”方式挖角雙匯員工?
9月7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多番聯系雨潤人士,但截至發稿,電話始終未接通。
雙匯高管現離職潮?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期確實存在雙匯前員工流向雨潤的情況,而這一現象與公司前老將游牧加入雨潤頗有關聯。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于1967年的游牧曾在漯河市商管委工作,2001年進入雙匯后,曾任雙匯集團銷售公司銷售部長、雙匯集團總經理、公司肉制品事業部總經理、公司副總裁、公司董事等職務,并一度出任雙匯發展總裁一職。2018年8月,游牧從雙匯發展離職,并在離職兩年后的2020年8月2日,正式出任雨潤肉類產業集團董事兼總裁。
“是有部分雙匯前員工去雨潤,但并非是網傳的‘雙匯高管集體流失’,很多去雨潤的員工已經從雙匯離職多年。”上述接近雙匯人士稱。
從雨潤此番發布的任命文件可以看到,被任命為雨潤集團副總裁兼深加工事業部總裁,分管深加工事業部全面工作的王豪杰,此前任雙匯發展旗下合資公司雙匯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王豪杰曾擔任雙匯發展副總裁一職。據媒體報道,2020年8月其正式宣布離開雙匯。
伴隨游牧2018年8月離職,包括王豪杰在內的雙匯高管層的確一度發生密集變動。據當月披露的雙匯發展董事會通過董事換屆決議,萬隆帶領成立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包括雙匯發展現任總裁馬相杰和萬隆次子萬宏偉等。
據了解,除王豪杰外,被任命為雨潤集團副總裁,分管集團銷售工作及電商事業部、進出口公司、市場監察管理中心的安璐此前曾擔任史密斯菲爾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雙匯發展肉制品事業部市場部部長。被任命為雨潤集團總裁助理,分管采購管理中心、綜合事務中心、包裝事業部,并兼任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的徐德強,此前曾擔任雙匯發展肉制品事業部生產部部長。被任命為雨潤集團總裁助理,分管設備管理中心、安全環保中心的潘東升,此前曾擔任鄭州雙匯設備管理部副總經理。而被任命為雨潤集團總裁助理,分管市場營銷中心,并兼任市場營銷中心總經理的鄭明軍,此前曾擔任雙匯發展肉制品事業部銷售副總經理。
雨潤欲重新搶占市場?
在今年8月游牧加入雨潤時,行業就曾一度引發關于“祝游配能否挽救雨潤”的熱議。上述最新人事調整布局曝光后,雨潤重振問題無疑更加獲得市場關注。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雨潤方面此番“高調”布局中,除任命了集團班子成員外,還任命了集團直屬十一大職能中心,以及相關事業部的中高層人員。作為一直以低溫肉制品為主力的肉類加工企業,雨潤此番人士安排,也被解讀為對雙匯見長的高溫肉制品市場的野心。
而據媒體報道,8月22日,雨潤食品在上海、蘇州和常州三市布局的4家線下門店重裝開業,這也意味著雨潤正在加速推進生鮮連鎖和新零售轉型升級戰略。
不過現階段看來,雨潤PK雙匯,實力顯然相差甚遠。
作為食品飲料板塊中的龍頭,雙匯發展如今市值已超過2000億元。今年上半年,雖然成本高企,但公司依然實現了營收、凈利的雙雙增長。
反觀雨潤食品。2018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6.51億港元,凈虧損為47.57億港元,流動負債凈額為72.64億港元。其中冷鮮肉銷售額為96.68億港元,低溫肉制品的收益為19.22億港元。
2019年,雨潤食品實現銷售收入152.25億港元,凈虧損39.36億港元,流動負債凈值為70.78億港元。其中冷鮮肉銷售額為114.00億港元,低溫肉制品的收益為18.25億港元。
2020年上半年,雨潤食品實現限售收入75.36億港元,凈虧損4.05億港元。其中冷鮮肉銷售額為56.42億港元,低溫肉制品的收益為9.43億港元。
值得關注的是,雨潤食品流動負債凈值為77.96億港元,僅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93億港元,公司也連續多年提示“持續經營能力可能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在雨潤食品實控人祝義財被“監視居住”后,雨潤食品遭遇連年虧損。2015年至2019年,在5年時間內合計虧損近160億港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取的一份雨潤集團文件顯示,2019年1月21日,祝義財回歸雨潤后,“全身心地投入企業戰勝危機的工作中,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幾乎不眠不休,夜以繼日,拼盡全力救企業于危難之中。”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雨潤集團旗下的雨潤食品和中央商場兩家上市公司開始“調兵遣將”:2019年3月,祝義財之女祝媛當選雨潤食品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2019年4月,祝義財之子祝珺當選中央商場董事長。
祝義財回歸后,雨潤食品經營有向好跡象,但仍然處于虧損的泥沼中。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