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晚記者發稿時,427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或業績快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1萬億元,同比增長5.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1483.05億元,同比增長14.88%??傮w看,這些公司業績增長良好。
248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
數據顯示,239家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159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36家公司超過50%,國網信通、東方生物、達安基因、南衛股份、東方銀星等15家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00%。
不少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增長幅度較大。以達安基因為例,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29億元,同比增長31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2億元,同比增長1159.13%。公司表示,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長。公司全力組織生產,充分保障市場供給,并對公司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
248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19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90家公司同比增幅超過50%,49家公司同比增幅超過100%。歐菲光、好想你、傲農生物、東方生物、惠倫晶體、達安基因6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倍。
歐菲光凈利潤增幅超過20倍,暫列半年報凈利潤增速首位。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4.65億元,同比下降0.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2290.28%。對于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歐菲光表示,部分大客戶訂單增加,光學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出貨提升。同時,受益于大客戶平板電腦銷量增長和觸控業務結構優化,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看好消費與科技投資主線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執行總經理楊德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消費和科技仍然是兩大主要投資方向。消費板塊業績增長確定性強,倉位配置可以向消費傾斜。同時,可以挖掘一些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科技股,例如5G、新能源汽車、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等。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受“宅經濟”影響,速食類消費類、可穿戴設備類、電子類、遠程辦公類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較大。
從半年報情況看,不少非科技類上市公司加碼科技轉型,取得較好效果。部分上市公司在半年報中提到,下半年將持續加碼科技智慧化轉型。
上半年,廈門象嶼實現營業收入1632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7億元,同比增長18.11%。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強化網絡化、國際化等建設,在多式聯運全程服務、智慧供應鏈服務等領域積極探索。對于下半年的經營計劃,廈門象嶼表示,將繼續復制推廣全程供應鏈管理服務模式、大型基建項目工程物資一體化供應模式,完善糧食全產業鏈服務模式;持續推動與外部優勢物流企業的戰略合作,持續加大數智化建設力度,加快項目落地。
以防疫物資為代表的醫藥行業、以生豬養殖為代表的畜牧業相關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均表現不俗。不過,有的醫藥類上市公司稱,疫情對公司負面影響較大。
部分醫藥類公司在發布半年報的同時,披露了重要股東減持計劃。以東誠藥業為例,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46億元,同比增長24.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19億元,同比增長23.05%。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原料藥業務、制劑業務、核藥業務。原料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43億元,同比增長78.19%。制劑業務方面,國內醫院門診量和手術量受疫情影響較大,進而導致公司制劑產品銷售受較大影響。核藥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旗下安迪科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下降4%;云克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同比下降35%。
東誠藥業同時發布了股東廈門魯鼎思誠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減持計劃。該股東擬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不超過1001.42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5%。
部分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喜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34家A股公司在半年報中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17家公司預喜。其中,略增2家,扭虧3家,預增12家,預喜率達到50%。
在上述三季度業績預喜的公司中,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30%的公司14家,預計增幅超過100%的公司10家。好想你、*ST奮達、海欣食品、普利特、沃華醫藥5家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超過200%。
凈利潤規模方面,部分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預計凈利潤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股權出售獲利較大、主營業務毛利率提升、加大財務費用管控力度,是這些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以好想你為例,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2.04億元至22.73億元,同比增長1588.03%至1640.87%。主要原因系2020年6月公司完成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事項,獲得了大量投資收益。
沃華醫藥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61億元,同比增長160%至210%。對于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抓住慢性病醫保藥品“長處方”的政策機遇,實施“增量倍增”激勵政策,集中優勢資源推動四大獨家醫保支柱產品銷售收入實現高速增長。同時,公司繼續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廣泛應用線上推廣等營銷手段,開源節流,降本增效。
21:28 | 凱盛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5 | 利德曼:目前未與賽納生物建立招商... |
21:24 | 空港股份:第八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1:24 | 松煬資源: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24 | 慧辰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麒麟信安: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24 | 艾迪藥業: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華泰證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24 | 宇新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24 | 招商銀行:監事會決議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