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退伍轉業,到下海經商,再到成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掌舵者,豐富的人生閱歷讓迪威爾董事長張利更懂得專業專注的重要性。
“我認為專業化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之路。”張利說,“多元化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像我們這樣的企業更要專注專業,哪怕今后發展得再大,都要走這條路。”
正是這份專業專注,讓迪威爾不僅在高技術、重資產的油服行業立足扎根,更成為國際巨頭們的核心供應商。問及秘訣,張利給出的答案卻很簡單,“先見性地判斷一個行業的好壞其實很難,但只要做到最頂尖,就肯定是最好的。”
靜水深流從“根”塑造一家公司
從軍8年的張利,在采訪中始終挺拔地坐著,軍人的基因清晰可見。入行11年的迪威爾,始終深耕油氣設備專用零部件領域,工業文明的基因同樣凸顯。
正是下海經商的一段難忘經歷,讓張利下決心從創辦之初就要為迪威爾注入工業文明的基因。
“在做實體之前,我代理了德國的一個工業產品,去德國培訓了很多次,他們的狀況讓我印象深刻。”張利回憶道,“所以,從創辦迪威爾進入行業開始,我們的理念就是要讓海外客戶不認為這是一家中國傳統企業,而是與他們在全球各地的其他供應商一樣。”
從地球物理勘探到工程建設,油服產業鏈復雜而有序。根據2003年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能源服務專家會議,油服行業共分為五大板塊、32項服務科目,從油氣服務、設備供應到鉆井承包服務,所涉及的裝備門類不可勝數。油氣設備專用零部件,只是油服市場中一個非常細分的領域。
“整個行業跨度非常大,劃分得也很細,分工高度專業。”張利解釋說,“理解工業文明,然后從這個角度慢慢地改變企業,雖然過程看起來很慢,但是爆發力很強,所以我們是‘十年磨一劍’。”
憑借著“十年磨一劍”的韌勁,迪威爾在“立錐之地”上深深烙下了“中國制造”的印記。
據介紹,迪威爾目前已經形成以井口及采油樹專用件、深海設備專用件、壓裂設備專用件及鉆采設備專用件為主的四大產品序列,具備為全球大型油服公司提供高抗腐蝕性、高承壓性、高環境適應性油氣設備專用件的資質和能力。2018年,公司的主要客戶占全球深海成套設備和路上井口成套設備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1%和71%。
在張利看來,迪威爾選擇專注于一個細分領域,除了專業分工的行業特殊性,還有中小企業資源短缺的現實原因。
如今,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讓一心憧憬頂尖設備的張利有了足夠底氣,“之前靜設備要求不如動設備高,但隨著產品性能要求的提升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增多,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募資可以用于買更高精度的設備,不斷滿足產品發展的需要。”
追本溯源從“頭”打磨一件產品
油氣開采,尤其是環境更為惡劣的海底開采,對每一個零部件都提出了嚴苛要求,因為一旦出現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2010年4月,“深海地平線”鉆井平臺在墨西哥灣爆炸起火并最終沉沒,引發了大規模原油污染,造成了重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
“做好一件產品不難,但想要穩定地做好每一件產品就很難,因為這個行業要求產品質量非常穩定。”張利表示,專業化員工、材料配方和特殊加工是迪威爾高端制造的根基所在。
在內部管理上,張利仿照豐田汽車精益管理的“5S”制度,在迪威爾實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這一新“5S”制度。將原先的“效率”改為“素養”,在他看來,中國裝備制造企業需要解決員工的素養問題,產業工人要接受工業文明。
“我們現在的素養還沒法做到去追求極高的效率。幾十道工序要把員工和設備結合起來,如果員工的素質不夠,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問題。”張利說,“好的企業絕非是一兩年就能把東西做出來的,因為做產品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企業的每個員工都在合適的位置。”
另一方面,張利在采訪中反復強調材料與制造一體化的重要性。他始終堅信,材料是產品的基因,如果不理解材料而空談制造,就無法在制造過程中控制質量。
據介紹,材料微合金化是迪威爾的一項核心技術,也是近年來金屬材料行業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通過調整微合金的比例,促使金屬材料達到更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與制造過程中如鍛造、熱加工等工藝相匹配。
然而,想要摸透材料的“秉性”并非易事,張利笑稱是個“系統性工程”。
“如果一個人平時很少系統地學習,現在要解決一個復雜問題肯定不行,要有技術的積淀。所以我們非常看重原材料的研究,除了國內的專家和公司培養的專業人員,我們也跟國外專家交流不同的理解。”張利解釋稱。
無損檢測則是產品質量的最終“守門人”。
“我們無損探傷有非常強的力量,制定和參與了7項國內無損檢測的標準,也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員。但是,我始終認為產品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制造出來的。生產過程中怎么去控制,這是公司綜合技術的重要體現。”張利表示。
人(員工)、機(設備)、料(材料)、法(工藝)具備,無損檢測把關,讓產品“零缺陷”成為可能。作為目前國內極少數能提供深海油氣設備關鍵承壓部件的供應商之一,專業化的高端制造已經成為迪威爾最鮮明的標簽,公司因此多次獲得國際客戶最佳質量獎和最佳供應商等榮譽。
精益求精從“內”開辟一片市場
深耕細分領域,集中資源升級專業化高端制造,讓迪威爾的高附加值產品逐漸成為市場上的“硬通貨”。
2017年至2019年,公司井口及采油樹專用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37%、66.37%和51.82%,深海設備專用件及壓裂設備專用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99%、29.60%和44.98%。
占比逐年上升的高附加值產品,既是公司的發展戰略,也符合油氣行業向水下及非常規油氣開發發展的方向。在開采效率上,淺海是陸地的4至5倍,深海又是淺海的數倍。
“每個企業家都希望自己能不斷地發展,但發展是有規律的,只有順應規律,才能把握機會。”張利感慨,“我們用七八年時間去研究深海水下產品,基本上符合客戶的需求。我們現在和海外客戶共同參與全球項目,說明他們認可了我們的產品。”
談及未來發展時,張利頗有信心。他表示,深海油氣開采可能會迎來規模增加、制造轉移和自主研發的多重利好,“下一步我們在深海領域會做得更好,這里有很多機會。”
具體來看,在規模上,張利認為,近年來,勘探、開采的數量保持在300多口井一年,而未來幾年內這一數字有望達到600。面對市場空間的擴容,幾大油服巨頭通過全球供應鏈,正在將制造中心從歐洲轉向亞洲的新加坡等地。“客戶更愿意培養一些新興市場,現在四大巨頭已經有3家在東南亞建廠,這是一種戰略轉移。”張利說。
國內市場方面,張利表示,在今年行業大幅波動的背景下,公司業績不降反升,與國家的能源戰略息息相關。“我們現在業務量有三分之一來自國內。國內頁巖氣開采的力度大,我們受益率很高;海洋油氣方面,近兩年南海開了近40口井,我們提供了許多承壓零件,實現了進口替代。”
除了既有的國內訂單外,迪威爾還在參與國內自主成套設備的研制。“現在國產的首套深水和淺水的承壓件就我們一家在參與,正在做,但還沒有下水,大概7月份會交付。這個行業需要更多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專注在某一個細分領域,整體才能做好。”張利總結道。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