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7月20日,美瑞新材(300848)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資料顯示,美瑞新材是一家專業的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生產商,專注于TPU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通用聚酯型、特殊聚酯型、聚醚型、發泡型等多種類型的TPU產品。
“近年來,公司產品在中高端市場不斷取得突破,產品結構逐步轉型為以高技術附加值的特種品。”美瑞新材董事長兼總經理王仁鴻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技術方面,尤其在發泡TPU工業化技術等方面,公司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國內少數幾家具有中高端TPU生產能力的企業之一。
專注于TPU產業鏈
打破國外壟斷
聚氨酯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應用領域涉及輕工、化工、電子、紡織、醫療、建筑、建材、汽車、國防、航空航天等。尤其是近年來,全球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紛紛把發展精細化工行業作為傳統化工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重點發展戰略之一。
TPU最早由德國拜耳公司于1958年研制成功。隨后,德國巴斯夫、美國諾譽、陶氏化學等化工企業也相繼研制成功。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歐、美、臺資企業進入大陸后,大陸一些企業開始進行TPU的生產、銷售。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TPU產量和消費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業內出現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和競爭力的企業,在山東、浙江、廣東等地形成了較大規模的TPU產業群,TPU產品的種類和產量都有了明顯進步。
根據天天化工網的統計數據,2014-2018年國內TPU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4.95%。2018年我國TPU產量達到43.65萬噸,且年均消費量保持約15%的高速增長,我國逐漸超越歐美成為全球最大的TPU生產和消費國。
“不過,從整體上看,我國TPU生產企業大多屬于小型或微型企業,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生產分散、自動化水平低、規模生產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主要產品集中在技術含量低、競爭激烈的中低端產品市場。”山東某私募研究員趙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TPU產品細分領域眾多,部分本土企業通過自主創新,逐步掌握了行業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實現部分進口替代,并在部分細分領域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美瑞新材自主研發的“雙螺桿連續反應擠出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成為同行業首家將關鍵設備和部件實現自主設計并國產化的企業,打破了跨國公司對TPU制造裝備的壟斷,助力中國TPU行業和下游市場的快速發展。
“基于該設備和特有工藝制造的成品,均已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汽車、軍工、密封、品牌運動裝備等中高端市場,助力關鍵材料的國產化供給。”王仁鴻表示。
王仁鴻表示,公司具有發泡型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掌握復雜的產品配方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在諸多細分領域打破了外資壟斷,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產品競爭優勢。未來,公司將持續開拓發泡型產品的應用市場,不斷提高發泡型產品對公司的業績貢獻。
此外,美瑞新材在發泡TPU(ETPU)、高端聚醚TPU、高端密封件專用TPU以及熱塑性有機硅聚氨酯彈性體(TPSiU)方面也實現突破,打破了國外公司在這些領域的壟斷局面,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差異化競爭
中高端產品收入占比超六成
趙陽表示,從目前TPU行業的整體供給情況看,通用型TPU產品的產量占比高,供給充分;而特種TPU產品的技術門檻高,產品附加值高。從競爭格局上看,TPU產品細分領域眾多,具有比較優勢的規模以上公司選擇某一產品領域重點突破,也可以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招股書顯示,美瑞新材在TPU研發、生產領域不斷探索創新,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在某些細分領域已具備與國外知名企業競爭的實力,尤其在發泡TPU工業化技術等方面,公司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美瑞新材重點聚焦差異化市場開發,依托特種品的技術優勢,持續提升在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目前,美瑞新材在電子注塑材料、頁巖油氣管材、消防水帶、高端薄膜產品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2017年以來,公司根據TPU行業市場競爭情況及自身中高端產品的競爭優勢,戰略性增加特殊聚酯型、聚醚型等特種品的產能布局,持續優化產品結構,以進一步擴大中高端產品的銷售規模。公司特殊聚酯型、聚醚型和發泡型為代表的中高端產品收入占比逐年快速上升,已由2017年的39.82%上升至2019年的61.89%。
“TPU是一個高度差異化的產品,TPU市場是一個高度差異化的市場。”美瑞新材研發總監宋紅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會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創新,不斷開發出差異化的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確保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領先地位,推動公司不斷向前發展。
美瑞新材本次上市募集資金將投向30000噸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項目、8000噸膨脹型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項目、技術中心項目、營銷網絡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將以本次發行上市為契機,不斷提高現有業務經營管理水平,精心實施募投項目,全面提升公司綜合實力,確保公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王仁鴻表示。
(編輯 張偉)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