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7月7日晚間,明陽智能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億元至5.6億元,同比增加34.80%到67.75%;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38億元到5.48億元,同比增加55.93%到95.08%。
據明陽智能公告,凈利潤同比增加主要是因為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882號)政策影響,2020年上半年風電行業整體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公司在手訂單增加及公司風機交付規模上升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增加;公司報告期內持有電站并網容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發電收入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長。此外,公司2020年半年度非經常性損益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因新冠肺炎疫情履行社會責任對外捐贈支出所致。
公司表示,時隔多年,風電行業再次邁入景氣周期,今年上半年整體風電行業需求旺盛。明陽智能作為該行業的頭部企業,在陸上和海上風電領域均有著長期而深厚的技術積累。憑借著低成本、高穩定性、高發電量等特性,明陽智能的緊湊型半直驅風機獲得了下游業主的一致認可,去年明陽智能的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均出現了大幅的增長。
有分析認為,2020年上半年明陽智能業績增長的最大貢獻增量或來源于其風機制造板塊。這一量利齊升的局面,一方面得益于明陽智能手握大量的在手訂單,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獨特的緊湊型半直驅技術路線所帶來的毛利率優勢。
占據廣東地區的地理優勢,明陽智能近十年聚焦于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掌握了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技術,打破西方國家對重大裝備尖端技術的壟斷,使東南沿海豐沛的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從不可能到可能。近年來,公司更是憑借著海上大風機和抗臺風技術優勢首先一舉占領國內海上風電市場,隨著陸上風電逐漸向海上風電遷移,海上業務優勢亦逐漸凸顯。
得益于公司不斷加強的技術研發投入,在風浪數據收集、海上風機創新研發和海上風電施工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技術成果和積累,公司近幾年業績持續不斷高增長。
據介紹,近期,明陽智能公開發布了MYSE11MW風機,這一全球第三大風機擁有203米的葉輪直徑,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風電機組。在大風機技術路線上一路領跑的明陽智能,還前瞻性地布局了深遠海漂浮式風電。公司圍繞深海漂浮式技術與國內外優秀研究機構進行了多次技術交流合作及技術攻關,為深海臺風海域提供一種載荷傳遞合理、結構安全、運動響應平穩的半潛式漂浮式基礎及創新型漂浮式基礎,為明陽智能大兆瓦風電機組走向深海提供了安全可靠、成本可控、發電性能優異的深海型風機解決方案。
有業內人士認為,鑒于海上風電存在較高的技術和市場壁壘,國內海上風電整機制造行業基本已處于高度集中狀態,類似明陽這樣擁有機組研發及制造核心競爭力的整機制造商正迎來黃金時代。
除風機業務增長外,風電場運營業務也給明陽智能帶來了增量業績。公司持續推動風電運營“滾動開發”戰略,形成了風電運營板塊輕資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了風機制造板塊的競爭力。據介紹,目前公司在運營風電場遍布全國各個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成熟業務形態,隨著持有電站并網容量的增加,發電收入較去年同期有了一定的增長,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編輯 張偉)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