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報季越來越近,上市公司半年的收獲即將展露在投資者面前。半年報行情引起市場關注,困境反轉、業績續增等方向不一而足,但是挖掘優質公司成為市場共識。與此同時,機構密集調研部分景氣行業龍頭公司,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掘金參考。
醫藥電子企業喜報多
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已有612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16家公司續盈,76家公司預增,19家公司扭虧,整體來看,報喜率不足20%,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整體壓力較大。
分行業來看,食品消費、醫藥、計算機等增速較快,例如新五豐半年報業績預告上限增長高達3892.79%。
“食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醫藥等行業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預喜狀態。主要是因為這些行業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小,景氣度保持向上,”粵開證券分析師譚韞琿分析,食品制造業需求相對剛性,業績受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相對較小。對醫藥生物行業而言,一方面需求相對剛性,另一方面很多醫療設備、醫療器械、醫藥產品需求攀升,如呼吸機,反而增加了行業需求。
通信及電子行業則是因為行業景氣度處于上行周期。譚韞琿指出,從工業企業利潤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前5個月利潤規模達到1709億元。同時,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擴散帶動了線上辦公需求,能夠解決無接觸辦公需求的科技行業明顯受益。
績優股表現亮眼
雖然距離半年報披露還有一段時間,但市場已經蠢蠢欲動,業績預告表現出色的公司,已經被投資者提前下手搶籌。
6月29日晚間,宏達新材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上半年預計盈利700萬元-1000萬元,同比增657.17%-981.67%。次日,宏達新材漲停。
6月30日,雙星新材上調業績預期,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增速由100%-150%變為150%-200%,公司股價次日“一字”漲停。
“每年7、8月都是傳統的中報業績行情時間,今年也不例外。尤其今年因為上半年的特殊情況,業績超預期增長的上市公司可能較往年少一些,資金關注度會更大。”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分析師莊博表示。
記者統計發現,半年報業績預增或者續盈的企業在4月1日至7月1日的平均漲幅約為32%,與之相對,首虧、續虧、增虧的公司期間平均漲幅約為28%。
機構調研顯露玄機
事實上,對于部分績優股,由于行業上下游供需變化等信息早早顯露端倪,部分敏感的機構投資者已經聞風而動,展開密集調研。
“我負責研究的行業今年出了不少牛股,但目前交易比較擁擠。最近調研方向主要是挖掘一些預期差的公司,從而為投資人創造超額收益,”一位券商分析師介紹,尋找半年報業績超預期股票是其所在團隊近期調研的重要任務。
近兩年機構對公司業績的關注度明顯提升。滬電股份是2019年的大牛股,公司二季度接受了17場機構密集調研,接待機構近百家,公司股價在2019年5月底啟動,從9元/股左右快速拉升,在10月前三季度業績基本確認后才在27元/股附近停止上漲,區間累計漲幅接近3倍。
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以來,機構調研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別為海鷗住工、大族激光和鴻路鋼構。其中,海鷗住工被調研次數最多,達到85次,合計302家機構參與。股價上來看,海鷗住工4月股價觸及階段低點4.60元/股,但是截至7月2日收盤,公司股價已經上漲至9.62元/股。
“一般來說,機構調研的公司在行業內質地相對較好,可以作為參考,但并不是所有調研過的公司業績都能超預期,投資者仍然需注意仔細甄別。”莊博進一步表示,瞄準中報行情投資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業績預告公布之前提前“埋伏”,但這需要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很深入的了解;另一種是凈利潤斷層法,即業績公告超預期且股價跳空上漲后再擇機參與。
此外,如果業績超預期的上市公司恰好又是當前市場的熱點板塊,則成功的概率會很高。風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公布業績預告的時候,股價是否已經處于高位。如果股價處于高位,投資者還需小心防范資金借利好兌現、獲利了結的風險。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