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馮思婕
7月1日,物產中大(600704)宣布正式啟動分拆上市計劃,并公布了所屬子公司浙江物產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物產環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預案。目前,物產中大直接持有物產環能70%的股份,此次分拆完成后,物產中大仍將維持對物產環能的控股權。
“分拆物產環能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資產質量和風險防范能力,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的長遠發展。”物產中大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自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提速,證監會先后發布一系列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相關政策。此次物產環能若順利借助分拆上市政策優勢獨立進入資本市場,有利于提升其綜合競爭力,緊抓環保行業發展機遇。”
實現主業聚焦
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作為浙江省省屬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物產中大在2019《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以454.35億美元的營收位列249名,自2011年起連續9年位列世界500強。公司主要從事供應鏈集成服務、金融服務及高端實業三大核心業務。
據此前公布的年報顯示,物產中大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85.06億元,同比增長19.45%;歸母凈利潤27.34億元,同比增長14.0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0.74億元,同比大幅上升50.28%。
近年來,物產中大深耕主業,與1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80多家央企客戶建立深層次業務合作關系,2019年為40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項目提供供應鏈集成服務。其中,金屬、能源、化工等生產資料核心品種營業規模均位列全國前三。
“此次分拆子公司上市,我們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物產中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物產環能本身與物產中大其他業務板塊之間就保持著較高的業務獨立性,這也是其在公司旗下眾多業務板塊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我們在客戶資源、生產規模等方面均擁有獨特的優勢,未來也將進一步提升物產環能的社會影響力,加大對能源環保綜合利用服務業務的資本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浙江省首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實現整體上市的省屬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物產中大本次分拆物產環能獨立上市,可以深化國企改革,優化國資布局,激發物產環能內生動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效推動國有資產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拓寬融資途徑
打通與資本市場交流渠道
事實上,物產環能所處的行業包括煤炭流通行業、熱電聯產、資源綜合利用等,均屬于國家鼓勵發展行業。
作為能源環保綜合利用服務商,物產環能近年來通過新建、并購重組等方式擴大工業園區熱電聯產規模,并逐步拓展以垃圾焚燒、污泥處理、生物質發電等為核心技術的熱電聯產業務,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能源清潔高效的利用能力。根據公告中披露,物產環能2017年至2019年凈利潤為4.27億元、5.93億元和7.26億元。
物產環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前身是始創于1950年的浙江省燃料公司,因此具有較長的市場參與時間,銷售網點遍布全國。近年來,公司熱電聯產業務發展迅速,覆蓋了浙江地區許多經濟活躍的工業園區。”
提到此次分拆上市,物產環能相關負責人認為,這將打通公司與資本市場的交流渠道,拓寬融資途徑,提高融資靈活性,提升融資效率。“同時,未來物產環能可借助資本市場平臺進行產業并購等各項資本運作,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擴展銷售網絡,實現跨越式發展。”
而自2019年年底《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正式發布以來,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至境內上市有了依據和政策支持,紛紛躍躍欲試。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政策層面對分拆上市的大力扶持對資本市場而言釋放了很多紅利。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對企業內部多板塊業務將形成良性競爭,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同時,也給了公司旗下重點業務更好的發展機遇,讓其有機會去匹配和適應市場的要求,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實力。”
(編輯 上官夢露)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