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索菱披露自查后的財務數據: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累計虛增的利潤總額逾10億元,較證監會此前公布的初步調查數據還多出近2億元。而這僅是*ST索菱所面臨問題的冰山一角——這家上市僅5年的公司還深陷債務泥潭、部分生產線一度停產停工。
2019年12月,盛家方臨危受命接替*ST索菱原實控人肖行亦,擔任董事長一職。掌舵*ST索菱半年多來,以盛家方為首的新管理層將解決債務問題視為首要工作。
“雖然解決問題的過程比此前設想的難,但我們依然有信心。”日前,盛家方在公司惠州廠區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闡述他對紓解*ST索菱困局、重振公司主業的計劃及思考。他透露,管理層已在跟監管部門溝通,并準備相關的申辯和聽證資料,等待證監會相關部門最終的處罰認定。
自救:努力走出債務泥沼
2018年8月,中山樂興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樂興”)斥資數億元入股*ST索菱(原索菱股份)時肯定想象不到,這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治理亂象如此嚴重,且在此后的一年多里有愈演愈烈之勢。
彼時的*ST索菱及公司原實控人肖行亦相繼被曝出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末,*ST索菱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總額為11.63億元,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權及多個銀行賬戶等被悉數凍結。
為挽救這場困局,2019年12月,肖行亦及其一致行動人蕭行杰宣布,放棄其合計持有的公司1.46億股股票對應的投票權。此后原二股東中山樂興成為持有上市公司單一表決權最大股東,擬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中山樂興的實控人許培鋒擬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雖然中山樂興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但其關聯方實力雄厚。資料顯示,除中山樂興之外,許培鋒還持有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華建材”)50%以上股權。后者注冊資本為5735萬美元,年銷售收入在百億級別,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286位。
隨著中山樂興入主,曾任建華建材集團總裁助理兼財務總監的盛家方成為*ST索菱新一任董事長。
“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解決上市公司的債務問題。”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盛家方多次提及這一目標。“只有債務問題解決了,公司才能恢復正常造血能力,整體經營也能夠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建華建材在行業的資源、信譽及影響力,能給*ST索菱帶來一定的幫助。目前公司已與債務方進行多次交流,希望能達成和解,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我們越來越有信心,也希望能得到債務債權各方的支持。”盛家方說。
優化:梳理架構加強風控
紓解上市公司困局,不僅僅是從資金上輸血,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為上市公司清除痼疾。在盛家方看來,過去*ST索菱遭遇的困境主要是因為公司內部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
盛家方率領的新管理團隊一上任即在加強公司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部署。除在采購、財務管理等關鍵崗位增配人員之外,公司還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規章制度,加強對日常業務的流程控制及崗位管理。
“加強風險控制不應是流于形式,配備相應的制度是為了讓各個崗位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盛家方透露,公司已把深圳總部大部分人員搬到惠州廠區,希望能強化對工廠的管理和控制。
盛家方的“空降”一度引起部分投資者的擔憂——多年從事建材行業的他,能否管理好從事汽車電子設備制造的*ST索菱?面對這一問題,盛家方稱,無論是建華建材還是*ST索菱都屬于制造行業,盡管細分方向不同,但是管理理念相通。
“我們更多是把控企業整體經營理念以及風險控制,涉及具體業務專業領域,我們還是會請電子行業內專業人士來參與、負責相關的工作。”盛家方強調,新管理團隊不會全盤否定*ST索菱原有團隊的貢獻,而是盡可能更好地發揮原有團隊的積極性。
盛家方告訴記者,未來*ST索菱重點防范的風險主要還是在經營層面,包括采購端、生產端及銷售端等等。如在采購端降低采購成本,避免形成不良的存貨;在生產端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及不良率;在銷售端確保銷售訂單可執行。
希望:今年經營能夠盈利
“報告期內,公司以扭虧為盈為目標,致力于改變公司現狀……”在6月初的*ST索菱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盛家方試圖通過介紹管理層過去一年的工作,給股東傳遞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ST索菱是一家專業從事CID(即車載信息終端)系統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車聯網產品、汽車輔助駕駛產品、自動駕駛產品以及相關后臺服務。
此前,*ST索菱在2017年年報中介紹“行業地位”時稱,公司CID系統的產銷量位居國內行業前列,“索萊特”“DHD”“索菱SOLING”“妙士酷”四大自主研發品牌已覆蓋30多個省市,并遠銷歐美以及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客戶包括廣汽豐田、菲亞特、上汽通用汽車等等。
盛家方表示,因為前兩年一系列風波的影響,*ST索菱失去了一些客戶。新管理團隊上任后加強了和優質客戶的溝通,希望能夠把之前的業務重新找回來。同時,公司將去探索新的行業機會,盡可能將廠區現有資產盤活,包括充分利用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微電子信息研究所的合作契機,將公司的主營業務延伸至電子行業。
據*ST索菱近日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公司2020年一季度簽約海外市場訂單量已經超過2000萬元。根據市場業務部門的預測及在談項目,全年海外預計銷售收入2億元。目前有意向在談的國內項目2億元,預計增加2020年主營業務利潤約3000萬元。
“*ST索菱是有基礎的,無論是原先的生態布局,還是制造能力,在行業里都有目共睹。”盛家方說,如果債務問題能順利解決,希望今年能做到經營上盈利。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