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歡
2020年6月29日,海默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竇劍文的通知,竇劍文和公司股東張立剛正在籌劃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托事宜,將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交易完成后,甘肅省國資委將成為海默科技新的實際控制人。
國資入主的背后是海默科技多年來業績持續低迷。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更是首次出現了虧損。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海默科技的業績依舊不理想。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虧損4.8億元至5.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917.11萬元。
國資入主打造混改范本
海默科技6月2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竇劍文和股東張立剛與甘肅國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開投資”)簽署了《股權合作意向協議》,擬向國開投資轉讓各自分別持有的公司1718.42萬股、205.41萬股股份,合計1923.8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同時,竇劍文擬將其持有的公司剩余全部股份5155.2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40%)的表決權委托給國開投資。
交易完成后,國開投資將持有海默科技股份1923.83萬股,擁有7079.09萬股股份的表決權,占公司總股本的18.40%,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甘肅省國資委將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
同時,海默科技擬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國開投資擬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的新股。
天眼查數據顯示,國開投資成立于2013年11月28日,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是甘肅省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甘肅省國資委。主要從事實業投資、項目策劃、企業管理、資產管理、投資管理、投資咨詢等業務。
海默科技是一家從事油田設備制造、油田技術服務和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跨國民營企業。公司始創于1994年,2000年完成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5月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北京盈科(天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郭鑫律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國有資本入主海默科技后可以有效推動混改,提高國資的配置效率和運營效率。同時也能夠為企業提供國有資本直接資金支持,增加企業信用背書,增強資本市場信心。”
分析人士也指出,本次國有資本與海默科技的攜手,為甘肅上市企業參與混改打造了范本。此次混改成功實現了甘肅省國資委、竇劍文和海默科技三方的優勢互補。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民企上市公司積極引入國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帶來利好:一方面,國資具有較大的融資成本優勢;二是通過與國資結合,可以引入借鑒國資優秀管理經驗,整體提升企業管理效率效益;三是在合作的基礎上彼此的優勢進行互補,從而加快企業發展;四是通過國資的進入,提升企業社會公眾認知度,增強影響力。”
業績持續低迷
近幾年,海默科技的業績一直不太理想,2019年的扣非凈利潤也首次出現了虧損。《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往年年報發現,自海默科技2010年上市以來,2018年的凈利潤最高,為6593.57萬元,也是唯一一次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2012年的凈利潤最低,為319.14萬元。扣非凈利潤最高的一年是2018年,為5775.24萬元。2019年,扣非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為-6355.65萬元,同比下降210.05%。
對于主營業務出現虧損的原因,海默科技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主營業務收入及毛利率降低、主營業務利潤同期減少1961.71萬元,同比下降6.64%;二是期間費用增加較上年同期增長3424.48萬元,同比增長15.76%;三是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較上年同期增加7815.07萬元,同比增長468.60%。前述三項合計影響凈利潤1.32億元。”
受疫情影響,海默科技2020年的業績表現依舊低迷。6月25日,海默科技發布公告稱,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8億元至5.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917萬元。
海默科技表示,公司主營業務呈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上半年確認的收入占全年營業收入的比重較小。加之2020年上半年受國內疫情影響,公司及上下游行業均復工復產較晚,導致產品交付受到較大影響,營收和凈利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次,計提資產減值也是其預計虧損額度較大的主要原因。受美國疫情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海默科技運營美國油氣資產所需要的人員、資金等關鍵資源無法有效投入,使得其在美國的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無法可持續經營;公司油田生產和現場作業亦無法正常開展;全球受疫情影響,原油需求大幅減少,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并且劇烈波動,因此嚴重影響到了公司美國頁巖油氣資產的經濟性以及油氣勘探開發業務的盈利能力和未來前景。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海默科技對在美國的頁巖油氣資產進行初步減值測試后,判斷存在大幅減值的跡象,按照審慎原則,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約為4.2億元至4.5億元。
開展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8年
僅實現營業利潤6060.41萬元
對美國的頁巖油氣資產進行大額計提減值準備,不僅引起了投資者的注意,深交所也在6月30日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其結合2020年各月份美國油氣資產生產經營情況及相關資產價值變動情況等說明此次大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合理性。
資料顯示,海默科技從2012年開始先后投資5億元去美國參與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成為國內開發頁巖油氣海外開發的先行者,也是投資海外頁巖油氣的中國第一家民營上市公司。
海默科技目前擁有油氣區塊權益面積合計約13000英畝。公司是美國德克薩斯州政府許可的油氣開發獨立作業者,在Niobrara油氣區塊以聯合作業的方式開采頁巖油氣,在Permian盆地自主開發油氣區塊以獨立作業方式開采頁巖油氣。
但從財務報表上看,這一部分頁巖油氣海外業務為海默科技帶來的回報并不理想。2012年至2019年,公司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分別實現油氣銷售687.21萬元、4111.37萬元、6236.15萬元、3669.43萬元、4122.21萬元、3384.33萬元、3197.11萬元、2210.42萬元。分別實現營業利潤278.71萬元、1929.95萬元、2537.24萬元、747.03萬元、6.66萬元、215.13萬元、584.80萬元和-239.11萬元。自開展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8年以來,僅實現營業利潤6060.41萬元。
時間來到2020年,受美國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海默科技在美國的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更是步履維艱。楊軼清向記者表示:“疫情以及石油對原油價格的暴跌,對海默科技來說都是雪上加霜的。所以其經營業績的惡化和資金鏈情況可能會更加突出。”
結合海默科技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此次國資入主能否解決其經營風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國資入主海默科技,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也有利于自身借助國資平臺資源,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盤和林看來,國資入主海默科技屬于利好信號,短期內有利于化解企業經營風險,但國資的進入是否能真正提振民營企業,最終還是要看公司基本面是否會得到改善。
(編輯 才山丹)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