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郭冀川
當地時間6月8日、9日,在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建的庫勒珀立交橋、阿利瑪總醫院兩大項目啟用。特多總理基思·羅利連續兩天出席啟用儀式,對中國企業克服疫情影響,順利完成項目表示贊譽和感謝。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特多是早已與中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庫勒珀立交橋項目于2017年10月簽約,2019年初正式開工,位于特多首都西班牙港市東部,是中國企業在特多首個立交橋項目。
“建設期間,團隊先后克服設計標準差異、交叉施工作業、主體鋼結構高效落實等系列困難。”中國鐵建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疫情期間,采取營地封閉管理、全員佩戴口罩、施工隊伍分區管理等防疫措施,最終順利實現通車,成為特多建設速度最快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
事實上,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沿線參與各國的商貿與文化交流頻繁,鐵路、公路等作為重要基礎設施,是綜合交通體系中的“骨架”,也成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磅級基建業務名片。
近日,中國鐵建總裁莊尚標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介紹,為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鐵建于2018年提出了“海外優先”戰略。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鐵建海外業務現有項目合同規模達到1200多億美元,與4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合作,擁有300多個在建項目。
“走出去”開創亞吉模式
莊尚標說:“‘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中國鐵建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提升國際化能力的重要平臺。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為業主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為宗旨,不斷創新項目運作模式。”
全長約760公里的亞吉鐵路連接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鄰國吉布提的港口,是東非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也是第一條全產業鏈使用中國標準的海外鐵路,融資、設計施工、裝備材料和運營等都由中國公司完成。
“亞吉模式”不僅是全產業鏈把中國標準帶出國,還意味著通過鐵路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形成經濟帶。中國鐵建全程參與項目設計、施工、裝備材料供應,以及通車后的運營管理。
“一直以來,埃塞政府將工業化作為本國最重要的發展戰略,迫切希望利用干線鐵路帶動埃塞工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莊尚標介紹,亞吉鐵路的成功建設,讓埃塞政府和人民看到了與中國開展產能合作,加快工業化進程的良好前景。
由此,一條鐵路帶動一條經濟帶的“亞吉模式”應運而生。中國、埃塞俄比亞、吉布提三國隨著鐵路開通,在物流倉儲、工業園、土地開發等領域全方位展開合作,打造沿線經濟帶,共產生經貿合作項目超過15個,涉及資金20多億美元,創造了約18萬個就業崗位,使合作發揮出了“1+1+1>3”的效應,給各方帶來發展紅利,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新模式。
近年來,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像亞吉鐵路這樣的項目,對承包商的資源整合和運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和業主需求,中國鐵建從做勞務,到專業分包、施工承包,再到工程總包、全產業鏈“走出去”,這既是中國鐵建海外業務的升級、蝶變,也是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的寫照。
承接援建項目融入當地經濟
中國鐵建的海外發展以鐵路建設起家,長期以來形成了鮮明的“鐵路”特色,為適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中國鐵建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在海外承建了大量的援外項目,在改善當地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鐵建承建的我國援阿富汗國家職業技術學院項目,在2019年順利通過驗收,并被授予我國援外領域最高質量獎。這是中國政府對阿富汗援助的重要民生項目之一,也是中阿兩國之間“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助力阿富汗實施大規模國家職業教育,為阿富汗戰后重建培養急需的建筑、工程、機械設備等專業技能人才。
通過援建項目,莊尚標認為,企業不僅履行了社會責任,還可以與當地建立更多的合作與聯系,通過保質保量、認真干好每一個援外項目,讓外方切實感受到企業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精益求精的管理水平,可以獲得參與所在國其他項目建設的機會。
莊尚標說:“截至目前,中國鐵建在海外累計設計、建造鐵路及城市軌道總里程超過21000公里、公路里程超過6500公里,已建成房屋總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機場及港口50余座,參與運營、維護鐵路及城市軌道總里程超過3000公里,具備了強大的綜合服務能力,這是中國鐵建拓展海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而內在的牽引力,莊尚標表示,是中國鐵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遵紀守法,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真心誠意地幫助所在國人民,促進所在國發展,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推動互利合作,造福所在國政府和人民。
建立屬地化人才機制
中國有豐富的建設和運營鐵路經驗,但非洲一些國家鐵路專業人才極其匱乏,尤其是在鐵路運營方面,急需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鐵建以1993年承建的吉布提工商學校為依托,于2019年在吉布提成立了非洲第一家魯班工坊,致力于為當地培養鐵路項目所需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
中國鐵建采取國內培訓與當地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當地員工的理論教育和現場培訓。同時,在現場培訓過程中,還推廣國內的導師帶徒模式,由一個中國師傅帶三四個當地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操作實踐。
“我們根據當地鐵路人才培養情況,逐步減少中方員工比例,加大對當地人員的聘用力度,最后由當地員工接管鐵路運營和維護。”莊尚標表示,中國鐵建的海外員工達到53000人,其中83%為屬地人才。隨著項目的進展,融入當地文化,與當地進行人才交流,堅持自有人才與屬地人才培養相結合,才能不斷提升企業屬地化、國際化人才比例。
疫情期間,為堅定境外員工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中國鐵建還參與安哥拉、特多、尼日利亞等國的方艙醫院建設,向尼日利亞派遣了防疫工作組,為駐尼日利亞機構和項目提供疫情防控指導,并在中國駐尼大使館的指導下,與尼方同行開展交流互鑒,分享疫情防控經驗。
“我們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向疫情嚴重的所在國醫療機構、社區捐贈醫療防護物資。截至4月初,已向境外20個國家和地區捐贈各類防疫物資總價值超過500萬元人民幣,向海外派遣防疫工作組15人。”莊尚標認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鐵建不僅要深度融入所在國發展,更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擴大國際朋友圈
在技術與人才走出去的同時,中國鐵建也將中國文化帶到國外,其中一個標桿工程,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的米丘林地鐵站,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不斷挖掘中俄融合元素,同時推介中華優秀文化,將合作共贏的理念融入項目實施的每一個環節。
莫斯科地鐵歷史悠久,以“世界最美的地鐵”享譽世界,許多車站都被譽為“藝術博物館”。1956年,5位前蘇聯專家來到北京,指導繪制了最早的北京地鐵規劃圖,幫助修建了當時的北京地鐵一號線。60多年過后,中國鐵建的建設團隊來到俄羅斯,與俄羅斯專家再次攜手,共同設計建造莫斯科地鐵項目。
米丘林地鐵站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中俄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融會貫通。為了融合中俄元素,推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鐵建的設計師,為站內裝飾引入大量中國元素,使用云紋、梅花、團壽、八仙紋等中國傳統圖案,呈現出濃濃“中國風”,受到莫斯科當地首席建筑師等專家稱贊。
“強大的專業技術優勢、產業鏈優勢、投融資能力是我們的硬實力,將內部培養與外部培訓相結合,不斷提升海外人才的質量,將中國文化與海外文化相融合,是我們的軟實力,二者缺一不可。”莊尚標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近期中國鐵建接連中標加納和幾內亞項目,也首次進入西非幾內亞市場,繼續擴大國際朋友圈,深入推進“海外優先”戰略。
莊尚標表示,從80年代初響應國家號召,以勞務分包模式參與中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到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投建營一體化模式參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國鐵建始終貫徹國家對外方針政策,在融入國家戰略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壯大。
(編輯 田冬 才山丹)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