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文婧
從火腿行業進入肉制品、肉類大行業,已經建立起火腿、肉制品、進口品牌肉、調理肉制品、植物肉五大業務體系的金字火腿,產品品類正不斷豐富,企業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近日,隨著電商平臺“618”年中大促已經開始預熱,各大品牌也紛紛出招,折扣、上新、滿贈……記者在金字火腿天貓旗艦店注意到,店鋪最新上架了金字10度鮮低系列的三款產品,該新系列產品同時也在京東上開售。
值得一提的是,調理肉制品是金字火腿2020年初推出的業務,據董秘王啟輝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10度鮮低溫系列”是公司針對中式調理肉制品推出的新品牌,也是公司將重點發展的產品體系。
業績大增 產品品類持續豐富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金字火腿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88.50萬元,同比增長53.34%。同時,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300萬元至8500萬元,增長幅度為60.61%至116.69%。
“火腿、香腸等特色肉制品快速發展,營業收入顯著增長。另外,今年公司推出了進口品牌肉、調理肉制品業務,其新增收入也對業績增長貢獻較大。隨著公司對線上進行全渠道布局戰略的開展,重點開拓網紅直播和社交電商效果顯現,線上銷售迎來了全面增長。”王啟輝向記者提到,“這次推出的低溫香腸、臘排、淡咸肉三個產品,是公司在中式調理肉制品市場的新嘗試和探索,主要突出低溫鎖鮮、冷鮮到家的賣點。從前期的市場調研和反饋情況來看,消費者對這幾個產品的反映還不錯。”
“有些消費者認為傳統腌臘制品質地硬不易分切、烹飪時間長、咀嚼費力,體驗感差,而調理肉制品正好與傳統腌臘制品互為補充,滿足部分人群對產品品質的特定需求。”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原科研部部長、高級工程師陳文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其對調理肉制品市場前景的看好,“調理肉制品是以肉類經預處理后加入適量輔料及調味,經簡單烹飪即可食用的肉制品,適合現在快節奏的消費需求。”
在近日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金字火腿方面表示,公司在調理肉制品的發展方面,具有技術、生產、原料、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接下去將把中式調理肉制品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拓展。
推進科研 現代化加工工藝再創新
對于這款中式調理肉制品,陳文華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在業內屬于一種加工工藝創新。從加工技術層面分析,是借鑒了傳統腌臘制品的加工技術,縮短了腌制時間、減少風干程度。由于水分含量較高,在運輸、貯存過程中需要保持低溫條件。”
金字火腿方面表示,將繼續全力開發新產品,將新品作為突破口,提升單品盈利能力,培養大單品,形成產品梯隊,提高新品占整體銷量的比例,在推廣新品過程中,多做高附加值、高品質的產品,通過推新品提升銷量的同時提升利潤率。同時,加大科技研發與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公司創新發展。
從傳統制作方法到標準規模化生產,對于中式肉制品現代化加工技術上不斷突破創新的意義,陳文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肉類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和民生產業,產值達1.3萬億元。業內研究學者和企業一直致力于研究涉及傳統中式肉制品的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技術難題,突破了許多技術瓶頸:建立從原料選用、加工過程、到產品等質量控制標準化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攻克安全控制技術,有效降低加工過程有害物產生;創制加工自動化配套裝備及生產線,實現節能減排和綜合效益提升。”
“以腌臘為代表的中式肉制品是中國千百年來民間肉品加工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從長遠來看,加工技術的不斷創新對傳承我國傳統中式肉制品飲食文化,對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飲食需要具有重要意義。”陳文華還提到。
專注主業 重點推進“三大改變”
5月29日,金字火腿披露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解除了部分股票質押,進一步降低了其質押比例;此前的5月27日,公司披露了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公司股份的情況。6月3日,金字火腿披露公告顯示,截至6月1日,公司實控人所持質押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為73.71%。
王啟輝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公司實際控制人一直從事火腿和肉類行業,致力于上市公司的發展壯大,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減持股票主要是為償還光大證券等到期質押融資,降低金融杠桿,以更好地專注在主業經營發展,減持后仍然是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其股票質押融資的用途主要為參與公司定增和受讓公司剝離的財務性投資股權類資產。”
“前期公司進行的一些股權投資類項目,基本上都是財務性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財務回報,2017年已經全部剝離。與中鈺資本的合作,是為了發展雙主業,出發點是為了公司的發展,2018年末已經完成股權出售。”王啟輝告訴記者,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金字火腿一直專注主業發展,而同時也積極尋求過優質的利潤增長點。
此外,記者獲悉,接下去金字火腿將重點推進“三大改變”:一是由生產企業向品牌企業發展;二是由火腿企業向肉類企業發展,從火腿細分行業進入肉制品、肉類大產業,擴大市場空間和發展維度;三是由制造企業向創新企業發展,全面發展網絡銷售,加大科技研發與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公司創新發展。
(編輯 喬川川)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