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的業績低點,幾乎可以確定。公司2019年59.83億元的虧損總額中,來自對SQM長期股權的計提便多達52.79億元。
在碳酸鋰價格跌破成本線、上游產能紛紛退出,以及國內新能源汽車接連迎來利好的背景下,鋰電行業有望筑底成功。
行業景氣度的潛在提升可能,一方面將為鋰化工產品帶來價格支撐,另一方面也減小了2020年SQM股權再次大額減值的可能性。相比于2019年的行業、公司經營狀況,預計2020年不會更壞了。
外部“失血”成虧損主因
剔除SQM股權減值因素后,天齊鋰業2019年的實際虧損金額是6.3億元,這主要是對前期收購上述股權導致的財務費用激增所致。
數據顯示,2019年天齊鋰業利息費用為20.45億元,較2018年增加16.3億元。這一費用的激增,大幅吞噬了公司原有的經營性利潤。
另一方面,2018年下半年開始,鋰化合物產能的集中釋放,致使鋰化合物供需失衡,價格連續回落。
亞洲金屬網數據顯示,99.5%碳酸鋰價格(含稅)自2018年3月約15.4萬元/噸下降至2019年底的約4.8萬元/噸至5.1萬元/噸的區間;氫氧化鋰價格(含稅)自2018年3月13.9萬元/噸下降至2019年底的約4.7萬元/噸至5.1萬元/噸的區間。
上述背景下,天齊鋰業2019年營收下滑幅度為22.4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跌34.95%。
分產品來看,2019年天齊鋰業鋰礦收入同比下降13.05%,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收入下滑27.61%,與營收、現金流的變動幅度一樣,均遠低于鋰產品價格跌幅。
不過,受到產品價格回落影響,該公司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率下降16.71個百分點至48.54%,鋰礦產品毛利率小幅下降3.08個百分點至68.81%,仍保持在行業較高水平。
這主要得益于天齊鋰業成本端的優勢,公司鋰化合物產品所需原料為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提供,而泰利森又擁有格林布什礦,根據行業數據服務商Roskill2019報告,后者是2018年全球化學級鋰精礦生產成本最低的礦山。
不難看出,剔除對SQM股權減值、16億元的財務費用后,天齊鋰業雖然受到一定行業景氣度下滑的影響,但是自身經營并未出現較為嚴重的沖擊,自身造血能力仍在。
所以,如何來止住外部的“出血點”變得至關重要,對此天齊鋰業有著清醒的認識。在2020年的經營計劃中,公司便將“降負債、去杠桿”擺在了首位。
對此天齊鋰業指出,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將持續積極論證各類融資工具和路徑(包括但不限于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出售部分資產和股權等方式)的可行性并努力推進,以期從根本上優化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盈利能力和現金流水平,真正為上市公司“補血”到位。
行業拐點或已悄然而至
只要不是更壞,行業景氣度就會開始走平,底部開始出現。
鋰電行業就是這樣。2019年鋰化合物價格大幅回落,澳洲幾大鋰礦相繼停產、減產、推遲,上游企業在跌破成本線后,產能明顯收縮,行業供需重新走向再平衡。
而就當前情況來看,鋰化合物價格已經無限接近于底部,其中氫氧化鋰也已出現明顯反彈。
SMM數據顯示,4月30日,國內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為5.6萬元/噸,而亞洲金屬網顯示的2019年末數據則為4.7萬元/噸至5.1萬元/噸。
供給端收縮的同時,需求端也開始步入復蘇。
2020年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4月23日,《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
各省市的扶持政策隨后落地。5月1日,上海新能源車汽車充電補貼細則發布,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除了繼續享受中央財政補助和購置稅減免等政策外,對使用新能源汽車過程中發生的充電費用,再給予5000元補助。
上述政策的發布,有望迅速提升行業景氣度。“盡管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中國封鎖主要城市和居民居家隔離導致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持續下跌,但是隨著新冠病毒傳播在中國得到很好控制,各行業復工復產,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在2020年上半年企穩回升。”行業數據服務商Roskill指出。
該機構今年3月更新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鋰需求量為25.78萬噸,2025年這一數據將增加至71.17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4%。
疊加傳統汽車巨頭紛紛發布新能源車型、松下等海外動力電池廠商在華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已是大勢所趨。
未來,具備優質鋰礦資源、成本和產品優勢的行業龍頭,無疑將充分受益。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