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這場全民參與的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戰“疫”中,作為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A股上市公司表現如何?在這關鍵時刻,能否踐行“服務社會、強企為國”的使命?作為金融機構代表的基金公司又有哪些作為?本報記者就此對醫療、物流、航空等幾大相關行業近幾日的行動做簡單梳理,以鼓舞市場各方戰勝疫情的勇氣。
本報見習記者 昌校宇
2020年的春節不太平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14億中國人的心。1月27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消息,號召上市公司行動起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供應戰疫情。截至2月2日,已經有600多家上市公司積極響應,捐資、捐贈調配救援物資,第一時間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表現出了應有的社會責任擔當。其中,上市快遞公司及其工作人員也用實際行動,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快遞業開通綠色通道
隨著疫情的發展,武漢醫療防護物資告急。防疫物資的運輸,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環節。各大上市快遞公司積極采取應急響應,繼宣布為援助物資開通“綠色通道”后,又開足馬力逆行而上。
為響應一線疫情處置需求,從1月24日起,順豐航空臨時增開“深圳—武漢”“杭州—武漢”“北京—武漢”3個流向的貨運航班,著力保障包括防護服、護目鏡、體溫計、醫用口罩、手套、抗病毒藥品等在內的防疫物資的運輸,期間更將飛機運力由載量較小的B757-200替換為B767-300,航線運能隨即提升1倍。截至1月29日上午的統計顯示,順豐航空已成功運輸馳援武漢的防疫物資約224噸。
此外,1月26日,順豐速運決定在已開通救援物資免費公益運輸通道基礎上,另行捐助2000萬元人民幣用于采購醫療用品、口罩、防護服、消毒液、護目鏡等急需的救援物資。
圓通速遞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圓通速遞已分別從北京、廣州、安徽、江蘇、陜西、浙江、山東等省市,將醫用物資送至武漢、黃岡、襄陽、紅安等縣市。據不完全統計,僅1月25日至27日的3天時間里,圓通武漢轉運中心已經完成了4000多件、共計12噸疫情救援物資的配送安排,并將物資送到湖北省內12個縣市的15家醫院。
與此同時,2月2日上午,圓通國際旗下澳洲子公司在當地自購的2.5萬件防護服和1.5萬件醫用口罩(共計550箱、3.6噸),以及德國子公司籌集的4萬只醫用口罩(1.1噸)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完成了裝車,目前正運往圓通上??偛俊:罄m將由圓通上??偛拷y一分配,通過圓通綠色通道馳援國內疫情較重地區。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馬斌認為,保障防疫物資運輸和生活基本用品運輸應該是目前最緊要的任務。特別是部分城區、農村地區車輛運輸遇到各種困難的情況下,上市快遞公司作為快遞業的佼佼者,相比其他大部分公司更能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申通快遞、韻達速遞和德邦快遞也在官網上紛紛宣布,從1月25日起,開通物流運輸特別通道,全力為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等地的疫情防控物資提供公益運輸服務。其中,截至1月29日20:00,德邦快遞收運救援物資累計超過2400立方,共計481噸物資運輸到武漢市,物資主要包括藥品、護目鏡、手套、醫用口罩、通訊醫療設備等。
肩負使命責任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疫情面前,上市快遞公司肩負起使命責任,積極運輸醫療物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貢獻。
對于上市快遞公司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的舉動,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韓方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這充分體現出上市快遞公司“堅定不移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打贏行業防控疫情阻擊戰”的大局觀,并以實際行動體現出新時期快遞服務速響應、高時效、強聯動、硬服務的品質和水準;另一方面,充分彰顯出新時期上市快遞公司資源協同的硬實力。防控疫情物資運輸是一項涉及物資信息互通、實物調度、運力匹配、裝卸操作、路由安排等環節的系統工程,快遞公司在短時間內的快速響應能力,以及對接國內外物資轉運能力,恰恰體現出由科技賦能和信息加載增強了上市快遞公司應急服務的硬實力;最后,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運輸的管控過程,體現出上市快遞公司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公司的運營管控向現代化公司治理邁上新臺階。
馬斌認為,上市公司是國家經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往往屬于同行業的領先者。在防控疫情、保障民生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充當著保障國民經濟和大眾生活運轉的大動脈。在全國各地認真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部署防控疫情的特殊形勢下,上市快遞公司調動資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關物資運輸,既體現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也檢驗了整體業務能力。
韓方方進一步分析認為,上市快遞公司以實際行動體現出“服務社會、強企為國”的使命和責任擔當,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和人民的信任和依托,快遞服務已經成為深植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無論是平時寄遞或是疫情時應急,快遞公司都是值得信賴的服務主體。同時,上市快遞公司的擔當和社會責任感體現出新時期快遞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家快遞公司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寄遞服務需求的同時,練就出運營自信的硬實力和文化自信的軟實力,由此共同構筑的快遞網絡也將成為驅動行業和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長效動力。“以此行動融入流通方式轉型和消費升級的發展潮流,上市快遞公司仍將大有所為。”韓方方表示。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