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都是績差公司運作保殼的關鍵時間窗口,其中資產處置又是最為常用的運作方式。由于2018年全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持續虧損,太化股份(600281)保殼的節奏也明顯提速。
不過,與多數公司資產剝離直接變現增厚凈利潤不同,太化股份是以關停業務相關資產對關聯方企業進行增資,這種新招式有望實現“一箭三雕”的多元效果。
增資關聯方企業
太化股份12月2日晚公告,公司擬以合成氨、氯堿等關停業務相關資產對關聯方企業焦化投資進行增資,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具體來看,太化股份是按照評估值2.21億元對焦化投資進行增資。同時,控股股東太化集團以貨幣方式對焦化投資增資1.79億元(含補足差額部分)。
記者注意到,這并非太化股份首次在年底運作旗下資產。早在2018年12月,公司就籌劃作價4100.25萬元,向控股股東轉讓持有的太原華貴金屬有限公司70.58%股權。當時公司還公告稱,擬將其持有的工程建設有限公司100%股權協議轉讓給太化集團,交易金額為4766.62萬元,同樣以現金方式交易。
實現多重效果
與此前交易的變現模式不同,本次太化股份是以關停資產增資焦化投資,這種新模式將帶來更為多元的效果。
首先,將減少上市公司運營成本。
2019年前三季度,太化股份營業總收入為3.1億元,但公司營業總成本就高達3.4億元。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成為公司實現業績扭轉的最佳著力點。
本次交易以剝離氯堿、合成氨等關停業務資產增資關聯方企業的同時,按照“人隨資產走”的原則,對于與關停業務相關的人員也進行同步剝離,相關人員將依據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安置方案進行安置,本次交易涉及的剝離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的50%以上,將很大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人力成本。同時,隨著關停業務資產的剝離,有利于上市公司聚焦貴金屬回收加工業務,整合公司優勢人力、資金等資源加強對貴金屬業務發展的支持,促進貴金屬回收加工業務的發展。
其次,有利于優化上市公司資產結構,避免觸及退市紅線。
2018年全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太化股份分別虧損1.1億元和3238萬元,倘若今年全年業績繼續虧損,將面臨被交易所*ST處理的風險。
太化股份顯然對此有明確認知。公司表示,“近年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欠佳,正在積極尋求業務轉型,若未來公司主營業務仍然虧損,則存在股票被暫停上市甚至退市風險。”
梳理來看,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資產處置,太化股份目前仍有部分合成氨、氯堿等關停業務相關資產和負債尚未處置。通過資產處置,無疑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結構,盤活資產,并能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企業效益。
太化股份在公告中明確,“公司處置關停業務相關資產,可以減輕經營負擔,并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整體業務,有助于公司轉型的順利實施,維護中小股東利益。”
第三,更為長遠的影響在于,本次重組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轉型發展。
太化股份2000年登陸A股市場,上市時是一家綜合性煤化工企業,2011年根據省、市“西山綜合整治”精神,陸續關停了主要化工生產裝置,公司也同步處于調整產業結構的轉型發展期。
通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與資產處置,目前公司已剝離大部分煤化工相關產業資產,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貴金屬回收加工業務,但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穩定、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公司盈利能力仍然欠佳。雖然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隨著關停業務資產的剝離,有利于公司聚焦貴金屬回收加工業務,但是,鑒于目前公司處于轉型發展階段,積極尋求并拓展新的業務機會,也成為太化股份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
從目前業績表現來看,太化股份的轉型尚未有明顯成效。那么,太化股份的未來突圍之路指向何方呢?
出路之一或要落腳于環保產業。根據陽煤集團的整體規劃,太化股份未來將作為該集團環保產業板塊的上市平臺,圍繞環保行業相關業務進行轉型發展,未來的發展重點是在現有業務穩定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環保行業業務機會,實現公司向環保行業轉型的目的。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