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見習記者 蘭雪慶
繼今年6月中標5900萬元“國網第一次電能表及用電信息采集設備項目”后,新聯電子近日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預中標“國網第二次電能表及用電信息采集設備項目”,中標金額約6078萬元。其前后兩次中標金額合計約1.2億元,占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的16.95%。
自2016年起至今,新聯電子中標的國網電能表及用電信息采集設備項目金額已合計達5.2億元,且每年中標金額均超1億元。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彭輝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公司每年中標總金額保持前列主要受益于國網公司每年的平穩招標,公司即有市場相對比較穩定。”
記者注意到,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不斷推進,電網投資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公司方表示,泛在電力物聯網涉及終端信息收集器(傳感器、RFID等)、邊緣計算、通信網、云平臺、人工智能五個層次,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速度加速推進,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將持續受益。
泛在電力物聯網帶來發展機遇
據悉,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是智能電網建設中用電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銷售對象以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及其下屬成員企業為主,主要以招投標方式獲取訂單,以銷定產。今年來,受益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帶動電網投資加速,公司中標總金額也繼續保持前列。
除此之外,在智能用電云服務業務領域,公司重點加強對環保設施監測業務的市場開拓。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電力云項目分別實現營收3380.99萬元、3940.04萬元、2322.32萬元,占總營收比例不斷上升。
“公司于2016年募資建設了用電云平臺,原來是做配電監測,在此過程中有環保部門看中了我們的項目,覺得非常適合應用到環保領域。”彭輝向記者回憶道,“以前企業的污染、廢水治理等監管是依靠環保部門人力實地監測,而公司的智能用電云服務能提供環保實時監控,有效滿足了環保監管需求。因為運用的互聯網云平臺,成本低很多,所以這項業務最近一年增長穩健”。
截至2018年底,新聯電子智能用電云平臺上收費用戶3507戶,主要用戶集中在江蘇省內。今年以來,公司還推廣到山西、河南、山東等多個省外應用或試點,今年目標新增用戶4000戶。新聯電子表示,泛在電力物聯網將促進用戶側的負荷管理,公司將在泛在電力物聯網規劃的實施和推動中迎來發展機遇。
提及未來發展及投資側重點,彭輝告訴記者:“未來公司一方面將繼續保持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即有市場,另一方面將繼續按照募投項目計劃投資智能用電云平臺,爭取達到相應的用戶數和各方面的指標。”
國網招標“換擋提速” 拉動產業鏈發展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國網招標的速度在下半年有顯著提升。2019年度,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分別就通信類設備集中招標6批次、信息化設備及服務集中招標5批次。9月份之前,其招標批次均按年初招標計劃正常推進,直至9月17日,國網新增了信息設備及服務增補招標1次,并將原定于10月下旬招標的第四批信息化設備集中也提前至9月30日招標。
對此,安信證券分析師鄧永康、吳用表示,預計2019年第四季度作為泛在最重要基礎設施的信息通信領域招標節奏會加快而且有望增補招標批次。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2日,在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中,董事長寇偉指出,今年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開局之年,要加大力度確保完成全年建設目標。10月14日,國網又發布了《泛在電力物聯網白皮書2019》和《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明確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第二個階段,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
綜合來看,國網招標提速及白皮書的發布,均體現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重要性。對此,記者采訪到了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陳靂告訴記者:“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推進‘三型兩網’的關鍵,未來將極大支撐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發展,形成能源互聯網生態。自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以來,我國在輸配電價、增量配電網、現貨市場等領域改革均取得了明顯進展,隨著各級電力交易機構的組建完畢,電力市場建設已初見成效,為泛在電力互聯網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中泰證券研報分析,2019年為泛在電力物聯網試點與探索階段,主要建設方向有數據中臺與企業中臺、國網芯與智能終端研發及應用、“國網云”與智慧物聯體系等,側重平臺層與終端層技術架構探索;隨著頂層設計逐漸清晰,2020年泛在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平臺層、網絡層、終端層等將全速推進,5G應用、新一代智能電表、電力機器人等方向有望迎來大規模需求。泛在電力物聯網將在四季度迎來進一步加速,投資與項目將大規模落地,預計今年四季度至明年產業鏈將進入訂單爆發階段。
談及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提速對整個電力產業鏈的影響時,陳靂表示:“從受益角度來看,首先是大型電力公司將有優勢通過相關建設升級,革新裝備工藝水平,華能、華電等四大發電集團將成為建設的先行;其次會帶動物聯網相關的信息產業訂單的大幅增長,如5G設備、視頻監控設備等等,相關的供材龍頭企業將受益。”
(編輯 喬川川)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