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文婧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作《我和我的祖國》登頂了2019年國慶檔票房冠軍,也創造了獻禮片票房歷史新高。參與投資該影片的華策影視在11月11日公告稱,截至11月8日24時,《我和我的祖國》累計票房收入已超過28.99億元,公司來源于該影片的營業收入預計約為560萬元至620萬元。
據了解,《我和我的祖國》9月30日起在中國大陸地區公映。某華東地區院線的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暑期、國慶、春節期間均是旺季,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融入的商業元素讓影片觀感更強,也是能在國慶檔大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對場次也進行了調整,目前還有每天2場-3場左右的排片,上座率超過預期。”他向記者透露。
此外,華策影視方面在公告中表示,該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其他發行收入及海外地區的發行收入等尚未結算。
儲備劇發力盈利能力改善
打造謳歌新時代精品內容
作為影視劇的“老大哥”,華策影視今年共有10部全網劇在播出,播出項目數量繼續保持行業領先。2019年前三季度,華策影視以歸母凈利潤2424.41萬元將中報虧損成功扭轉,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4億元、歸母凈利潤8250.86萬元,同比變動比例分別-72.43%、24.18%,盈利能力相比上半年顯著改善。
有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影視公司確認收入的條件包括了取得發行許可證、簽署銷售合同和提供母帶,與影視作品播出的時間無關,正是項目周期導致了當前收入暫時無法體現影視作品上映所貢獻的效益。”
事實上,今年前三季度,華策影視已經對儲備的影視劇項目進行了從題材、定位到開發節奏的全面梳理,并進一步強化了發行能力,加快了高成本項目和待播項目的消化。
根據華策影視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開機的全網劇有5部、處于后期制作中的全網劇有4部、預計下半年將開機的全網劇14部,全網劇釋放節奏及內容儲備相比上半年顯著改善。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確認收入的影視劇數量及單價均有下滑是華策影視年初至今收入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2018年以來政策層面持續規范行業秩序,產業鏈上下游價格逐步回歸理性,華策影視上映及開機數量持續反轉,在監管預期逐步明確背景下,公司有望在承受行業下行周期陣痛之后迎來全新成長期。
為積極應對行業變化,華策影視提出了進一步聚焦高質量發展:“明確打造謳歌新時代的精品頭部內容是公司的使命擔當。”據記者了解,華策影視出品和制作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劇《外交風云》,填補了我國外交題材電視劇的空白。該劇在北京衛視播出以來,35城收視率達到了1.478,位居同時段衛視收視率第一,也是今年到目前為止國產劇的年度收視亞軍。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梅茹認為,《外交風云》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新突破、新成果。
大股東減持為引入戰投
打造影視產業內容新高地
11月8日,華策影視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大策投資、實際控制人傅梅城和副總裁傅斌星計劃以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減持不超過約1.40億股,即不超過公司現有總股本的8%。
記者了解到,此次減持的目的則相對特殊,是根據控股股東的戰略規劃,以期為華策影視引進戰略股東,以便推進各方更深層次合作,反哺公司主營業務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當日,華策影視同時披露了其與大策投資、上海雙創投資中心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的事宜,上海雙創或其關聯方通過受讓大策投資或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華策影視股票成為其戰略股東,以便推進各方更深層次合作。
據悉,上海雙創系上海市政府為推進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而發起設立的一家專注戰略新興領域的基金及項目投資的創新投融資平臺。
華策影視方面表示,公司有望引入具備資源優勢的國資背景股東,優化股權結構。同時,合作各方充分挖掘和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和業務聯動,構建影視文化產業生態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各方將共同組建“長三角影視文化產業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上海雙創或其關聯方及公司以雙GP形式共同管理,上海雙創將參與該基金的籌建、募資和運作。
該基金重點投向在長三角地區立項,符合國家要求、行業發展、社會需要,能通過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視內容作品;能夠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具有國際傳播能力的優秀影視內容作品;以及符合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重要文化產業基礎設施項目、高科技文化傳播渠道、影視文化人才教育培養等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依托上海雙創在滬相關資源的支持,引進產業基金、產業基地等多項目落戶上海,有助于推進華策影視深度耕耘上海市場,打造全球影視內容產業新高地。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