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體產業近年來財務表現相對較好的一年,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91萬元,同比增長44%,但公司收入規模僅與七年前的2011年相當。
證券時報記者文華
中體產業是國內最早以發展體育產業為本體的上市公司,作為一家擁有顯赫背景的體育企業,中體產業在多年的發展中,獲得了來自其大股東國家體育總局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稱“基金中心”)諸多業務方面的支持。
基金中心曾表示,自2006年以來,中心積極協調履行資產注入承諾,為此曾邀請中體產業高管共赴外地考察從事健身路徑生產的國有企業,探討將其注入中體產業事項;同時還對另一家以體育旅游為主業的國有企業注入中體產業進行論證。
雖然這條路最終并未走通,但中體產業還是獲得了來自基金中心實質性的幫助。自2006年以來,基金中心將奧運會門票代理權、賽事承辦權、奧林匹克標志使用權授權給了中體產業。
基金中心這些舉措,對中體產業如今的業務結構產生巨大影響。
目前,中體產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中,賽事運營及組織、奧運會及軍運會等門票代理銷售、“奧林匹克花園”房產開發等主要業務板塊均離不開基金中心的支持。
不過,即便有了基金中心提供的諸多幫助,中體產業體育業務收入也并未明顯增長,近年來中體產業體育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還出現了下滑。
徘徊不前的“龍頭”
2018年,中體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91萬元,同比增長44%。雖然這已經是中體產業近年來財務表現相對較好的一年,但其收入規模僅與七年前的2011年相當。
在中體產業2018年收入中,來自體育板塊的收入為5.61億元,僅占總收入的38.7%,這是自2015年以來,中體產業體育板塊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連續第三年下降。2015年~2017年,中體產業體育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4%、42.5%、40%。
2019年上半年,中體產業營業收入為4.43億元,同比減少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73萬元,同比減少12%;在其收入中,體育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繼續下滑至34.5%。
從細分業務來看,與2015年相比,中體產業體育健身、賽事管理及運營、體育彩票相關業務收入均出現下滑,僅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以及經紀業務收入相對有所增長。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從1.35萬億元增長到2.2萬億元,到2018年總規模已接近翻番,而中體產業似乎并未在行業增長中受益。
以健身業務為例,早在2001年,中體產業就組建了中體倍力健身俱樂部,進入健身業務領域,此后健身板塊逐漸發展成為公司業務的一大亮點。在此前發布的定期報告中,中體產業曾表示,公司在健身服務行業地位突出,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
不過,近年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商業模式和經營管理理念陳舊等因素影響,中體產業健身業務經營艱難。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體產業直接投資的直營健身俱樂部共7家。2016年至2018年,中體產業直營健身俱樂部營業收入分別為3633萬元、3682萬元、449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845萬元、-2142萬元、-1084萬元,持續虧損。
2019年上半年,中體產業來自休閑健身業務的收入僅1011萬元,同比減少近50%,且仍處于虧損狀態。目前中體產業健身業務開始向健身培訓轉型,并關閉了部分健身俱樂部,防止虧損進一步擴大。
中體產業體育業務的發展為何與體育市場脫節?具有多年體育賽事運營經驗的蔣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實際上是國內體育產業的普遍現象。
蔣文認為,國內體育產業的確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與國外相比,國內體育產業目前市場化、商業化遠遠不夠,許多細分領域依賴的是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而市場反響并不大,所以做純粹的體育業務很難給企業創造良好收益。
以中體產業重要業務馬拉松賽事運營為例,蔣文認為,目前馬拉松的火熱并不是市場需求,而是地方政策扶持的結果。目前國內馬拉松賽事雖然眾多,但除頂尖賽事外,盈利的并不多,大多數還處于虧損狀態,依賴各類補貼。這也意味著,體育賽事運營很難支撐企業發展,想要依靠獲取其他城市賽事舉辦權、擴大收入規模的方法行不通。
還得靠周邊業務
實際上,作為以體育為主業的企業,中體產業上市多年來一直強調將根植體育、聚焦體育產業。但從中體產業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透露的各類信息來看,其在體育業務市場開拓上的投入并不多。
以2018年為例,中體產業各項費用中,最大部分為管理費用,達1.45億元;而其銷售費用僅5670萬元,其中直接用于推廣宣傳的費用僅為1467萬元。
2009年,中體產業曾籌劃一次非公開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為11.36億元,但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其多地奧林匹克花園地產項目開發及補充流動資金,只有少數資金擬用于中體健身俱樂部連鎖項目拓展。而在2018年,中體產業擬通過配套融資收購資產,標的所屬的體育彩票業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體育產業。
“目前國內體育企業純粹依靠體育業務掙錢的很少,大多數企業主要依賴的是周邊業務。”據蔣文介紹,目前國內體育企業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包括三類,即體育項目教育培訓、體育場館運營以及最重要的體育地產。
在A股上市公司中,萊茵體育目前主要依靠的就是房地產業務。而多年來支撐中體產業發展的,也主要是以房地產業務為代表的非體育業務。
中體產業地產業務主要是在各地開發的“奧林匹克花園”項目。2015年~2019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務占中體產業總收入的比重節節攀升。2016年、2017年,房地產業務占中體產業總收入的比重約為49%,到了2018年這一比例增至52%。
2019年上半年,中體產業地產業務收入為2.52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58%。如果將工程設計及施工帶來的近3000萬元收入也算上,中體產業此類業務收入占比將超過63%。
雖然一直以來中體產業都不愿意被稱為房地產公司,在各類公告中,中體產業不斷強調自身地產業務的體育屬性;但從目前的業務占比來看,房地產確實是中體產業最重要的支撐性業務。
“體育場館加上地產,那就是城市未來的商業中心,所以企業也愿意把地產業務和體育概念結合起來做。”蔣文表示,純體育業務的利潤率太低,而且還有70%以上的概率會虧損,所以很多企業只是把體育業務當作工具,而通過周邊業務來盈利。
除地產業務外,中體產業還有一部分利潤來源于其聯營企業中國航空服務有限公司,這在中體產業定期報告中較少提及。
中航服主要從事國內國際航空客運機票銷售代理、國內外酒店預訂等業務,其主要服務對象為國家部委及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中體產業全資子公司中體競賽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中航服47.74%的股份。
2018年,中航服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同比下降26%;凈利潤9246萬元,同比增長83%,中航服是中體產業2018年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中體產業屬于特例,畢竟能獲得很多資源,至少能活下去,但大多數體育企業就沒那么幸運了。”蔣文認為,體育產業是一個具有很大前景的產業,在當前的現狀下,行業參與者需要順應國家政策和大方向,抓住機遇,但體育市場不能永遠依靠政策扶持,從業者也應更多地探索市場化和商業化。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