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后,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曾公開表示,希望把泰禾打造成房地產第一品牌。
10月25日發布的泰禾集團三季度報告,傳遞出一個信息:今年泰禾的財務、負債、現金,這些關乎企業健康最核心的指標,在繼續好轉。
如果說從前的泰禾是一家激進擴張型的房企,那么2019年的泰禾,已經轉換了發展路徑,搭建更具競爭力的管理團隊和模式,在千億基礎上尋找更加安全、可持續、有效益的發展路線。
緊抓回款全面造血
回款,是今年泰禾的一大關鍵詞。從年頭燒到年尾的強勢營銷,讓泰禾回籠了大量資金,為公司輸血。
在克而瑞的2019年北京市1-9月企業權益網簽榜單上,泰禾北京以118.5億元的成交金額,名列第三名,而且是前十名中僅有的一家民營企業。
從年初的壹號搶收計劃,到年中的雙大院熱銷,再到第三季度整體進入“3000萬+”藍海市場,泰禾表現得非常積極,提前探知窗口期,進行精準營銷,收割市場。
不只是北京,在華東、福州等戰略重點區域,前三季度泰禾均發起了搶收計劃。單是泰禾·廈門灣一個樓盤就以超100億元的銷售業績,穩居全國文旅市場TOP3、住假市場TOP1。
緊抓銷售回款,效果顯著,泰禾的現金流情況已經較去年明顯改善。
2019年前三季度,泰禾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增加至226.2億元,而在2018年底這個數字還是139.3億元。
除了銷售端積極回款,泰禾也通過暫停拿地、清退部分不符合發展要求的已收購項目、轉讓部分項目股權,輕裝上陣,并進一步改善資金狀況。
在這份三季報中,今年9個項目股權交易的信息占據了很大篇幅,大部分的交易款項已經到達泰禾的賬戶。
積極開源、降負債的舉措,讓泰禾的短期債務規模持續縮小,到三季度末為320.31億元,比一季度末的461.23億元減少近140億元。泰禾的整體有息負債也持續減少至1042.3億元。緊隨而來的是資產負債率和凈負債率的進一步下降。
據了解,泰禾已經通過債務置換的方式梳理確定了20多家金融機構作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此前,泰禾集團副總裁全忠透露,經過泰禾對需要兌付的短期負債安排,其實今年底泰禾需要兌付的資金不到60億元。
從三季度末的資金狀況來看,泰禾今年并不會出現兌付的危機,企業資金比較安全。按照慣例,第四季度是房企推盤高峰,這將進一步助力泰禾的業績釋放和資金回籠。
向經營要效益
今年上半年,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在內部會議上強調,泰禾要盡快從“粗放經營”向“精細管理”轉變,要追求“有利潤的回款”,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體現到三季度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泰禾多項核心經營指標都在上漲:營業收入為211.92億元,同比增加8.22%;利潤總額為31.36億元,同比上漲7.83%;凈利潤為22.97億元,同比增加7.70%;EBITDA為31.36億元,同比增加7.84%。
尤其是隨著穩定增長的銷售收入和多個項目的股權轉讓,泰禾提前兌現了部分項目的利潤,期內歸母凈利潤為21.2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46.85%。
由于聚焦于中高端市場,泰禾的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為28.95%,凈利率為10.84%。基本每股收益0.8522元,同比上漲46.85%。加權ROE為10.27%,同比上升2.29個百分點。
隨著經營效益提升,泰禾的凈資產規模繼續穩步擴大,其中凈資產為363.47億元,較年初增長13.98%;歸母凈資產220.07億元,較年初增長19.23%。
從實際情況來看,泰禾近一年多時間確實在發生經營思路上的重大轉變,不再一味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關注銷售回款、現金流安全和收入利潤的增長。擠出水分、夯實千億成為泰禾管理層的決策共識。
最后2個月的沖刺
2019年只剩最后2個月,留給每一家房企沖刺的時間不多了。從年初奮斗到年尾的泰禾,當然不會放過這最后的機會。
今年四季度,泰禾在多個城市的明星項目將要重磅入市。單是北京,就有泰禾·金府大院的四疊產品、泰禾·西府大院的央景王座產品、泰禾·北京公館新品三連發。
這些都是城市核心區域的高端旗艦物業,是泰禾的壓艙石,不僅帶來大體量的貨值,也將帶來高利潤的收益。
一場開門紅,讓泰禾抓住了在北京的銷售主動權,開啟了全年的紅火勢頭,接下來勢必打好這場收官戰役。在上海、深圳、鄭州、濟南等多個城市,泰禾同樣會有新盤亮相或加推。
猶記得去年最后2個月,泰禾全國集中推出了幾十個項目,超過千億貨值入市,一舉扭轉了年中時還是負數的經營性現金狀況。
今年的最后2個月,泰禾將打出怎樣的牌,一樣值得期待。
盡管這兩年泰禾鮮有土地入賬,但之前在全國范圍內儲備的近5000億元的土儲彈藥,足夠泰禾在這段房地產的寒冬中打出去。
四季度的沖刺將推動泰禾全年業績釋放,繼續優化企業財務狀況,助力泰禾恢復元氣。
(CIS)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