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孫華:近日,在A股市場波動之際,一批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大股東和董監高及時出手,用“真金白銀”向投資者傳遞信心。今日本報對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和增持情況進行梳理,同時,對監管層如何遏制“忽悠式”回購給予解讀。
■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0月24日,年內919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高達1037.75億元,較去年全年回購總額高出一倍,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2018年,A股785家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總額超500億元。由此來看,今年上市公司回購熱情遠超去年。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執行總經理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累計回購金額已經超過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說明當下股市處于歷史大底的位置,所以上市公司愿意回購,預計全年回購金額或超1200億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0月24日,年內實施回購的919家上市公司中,704家公司股價上漲,占比為76.61%,接近八成。上述實施回購的919家公司,年內股價平均上漲26.07%,較同期上證指數漲幅高出8.15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購,對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維護,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企業也有打造公司信譽的需求。
自去年年底,回購新規實施后,監管趨嚴,上市公司回購亂象有所減少。對投資者而言,上市公司回購規模和比例較為重要,在二級市場上的正向效應最為顯著。
截至10月24日,年內回購金額超10億元的公司有12家,其中伊利股份回購金額最高,為57.93億元,中國平安僅次于伊利股份,年內累計回購50億元。另外,招商蛇口和美的集團分別回購40億元和31億元,位列回購金額排行榜第三和第四。
回購金額較高的公司,年內股價大多也實現上漲。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上述年內累計回購超10億元的公司中,有10家年內股價實現上漲,僅2家下跌。截至10月24日,恒力石化、中聯重科和中國平安股價年內分別上漲74.47%、71.26%和63.76%,其中,恒力石化、中聯重科年內累計回購金額分別為12.41億元、21.45億元。
從回購比例來看,7家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數量占流通股比例超過10%,59家回購股份數量占流通股比例超過5%。其中,這59家公司中,47家年內股價實現上漲,占比為80%。
金盾股份回購股份數量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為37.31%,天際股份和富臨精工次之,為28.24%和17.48%,三家公司均是1元價格回購,均為業績承諾方進行業績承諾補償,公司回購注銷交易對方所持股票。遠大控股亦是以1元價格回購注銷5575.96萬股。
蘇寧環球、御家匯和岱美股份年內回購數量占流通股比例均超10%,分別為12.36%、12.01%和11.96%。截至10月24日,3家公司年內股價漲幅分別為32.29%、-9.25%和36.64%。雖然御家匯年內股價下跌,但公司10月24日收盤價較回購均價上漲25.54%。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