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圣象(000910)控股股東大亞集團爆雷事件迎來最新進展。
在證券時報·e公司8月19日獨家報道公司面臨8億元債務危機后,鎮江丹陽市政府次日即召集大亞集團、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相關銀行舉行專題協調會。記者獲取的會議紀要顯示,“訴訟及股權凍結對公司形象和正常融資、轉續貸造成了一定影響”。會議上要求“各銀行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采取一致行動,不因為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擔保出險而采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就在不久前,招商銀行鎮江分行宣布合計1.5億元貸款提前到期。
大亞集團遇到的危機不止于此,該公司在當地開發的高端樓盤“大亞第一城”,因遲遲沒有辦理房產證而遭業主維權。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大亞集團已將土地證抵押給江蘇銀行,導致沒辦法用土地證辦理房產證。
銀行催債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丹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亞集團因股權之爭而引發銀行貸款逾期的問題。此前在7月30日,丹陽市政府、鎮江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領導就曾召開大亞集團專題協調會。參會者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丹陽農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相關人員,會議對大亞集團目前到期銀行貸款無法正常續貸等事項進行了研究討論。
會議上指出,由于大亞集團股東之間發生股權糾紛,企業銀行貸款到期,在轉續貸銀行授信過程中,缺乏股東一致意見及簽字,今年7月至今已引發3.6億元銀行貸款逾期。
會議指出,各銀行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采取一致行動,加強銀企溝通,主動向上級行爭取政策,不因大亞集團此次人為造成的逾期欠息而單方面采取法律措施或提前宣布貸款到期。各銀行要加快審批流程,不擅自壓降大亞集團的授信額度,大亞集團后續到期的貸款應正常審批。加快辦理相關手續,對協調的資金封閉運行,各銀行應積極向上級行溝通協調,盡快完成貸款續轉,且不因此而下調大亞集團的信用等級。
但有銀行已經坐不住了。招商銀行鎮江分行宣布合計1.5億元貸款提前到期,并要求大亞集團立即履行擔保責任,歸還借款人所欠全部貸款本息,而建設銀行已追加凍結大亞集團所持有的江蘇銀行1000萬股股權。
開會協調
在證券時報報道大亞集團面臨8億債務危機后,鎮江丹陽市政府于8月20日再次召集大亞集團、金融監管局以及相關銀行舉行專題協調會。會議紀要顯示:大亞集團為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江蘇精工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江蘇晶谷米機有限公司融資提供擔保,近期上述3家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導致銀行貸款出現逾期,大亞集團承擔連帶責任,訴訟及股權凍結對公司形象和正常融資、轉續貸造成了一定影響。
會議紀要提供的《大亞集團提供擔保情況匯總表》顯示,大亞集團為上述三家公司擔保金額為3.38億元,貸款銀行共計11家銀行。其中2家銀行合計3400萬元已起訴并代償,3家銀行合計1.55億元已起訴并執行,3家銀行合計9890萬元已起訴未執行,另外還有3家銀行合計5000萬元未起訴。
會議指出,各銀行要積極配合屬地政府,采取一致行動,不因為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擔保出險而采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大亞集團應與各銀行積極溝通,針對擔保問題,談好方案后,各銀行以最快的速度解除法律措施,有效化解擔保風險。會議同時要求大亞內部加強溝通,緩和矛盾,齊心協力解決金融問題。
業主維權
前述協調會中指出,近期公司內部股權糾紛已經得到有效解決,轉續貸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目前企業生產經營穩定,發展勢頭良好。
“這次協調會說到底,還是為了安撫銀行。”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大亞集團作為一家家族企業,創始人陳興康的遺霜戴品哎將股權轉讓給大兒子陳建軍的做法“不合情理”,結果只能是導致家庭矛盾的爆發,最終影響大亞集團的平穩發展。另外兩名子女的核心訴求,就是希望母親能平等對待子女,他們希望拿到屬于自己的股份,并且讓所有子女都參與大亞集團的管理,“總要有個交代,不能一言堂。”據了解,關于大亞集團控制權紛爭目前并未終結,雙方仍有尚未結案的訴訟。
大亞集團遇到的危機,不止影響到了銀行,還影響到了公司不少業主。該公司在當地開發的高端樓盤“大亞第一城”,因遲遲沒有辦理房產證而遭業主維權。早在兩個月前,就曾有大亞第一城業主向證券時報記者反映相關問題。
據了解,該樓盤開發商由大亞集團子公司大亞置業開發,涉事樓盤2018年12月份交付,合同寫明90天內辦理房產證,如今半年過去了,大亞方面仍未辦理房產證,此后業主多次向相關部門投訴。今年7月14日,有業主在大亞第一城門口拉橫幅維權,并與保安發生肢體接觸。
事實上,大亞第一城違約背后,與其債務危機有著直接關系。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大亞集團因債務問題已將小區土地證抵押給江蘇銀行,但因為如今出現債務危機,導致土地證遲遲沒能拿回,因此無法為業主辦理房產證,而業主就這樣尷尬變身“背鍋俠”。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