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鼎設計(300492)復牌一度漲停,公司控股股東有意轉讓不超過30%股權,且與華圖宏陽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圖投資”)進行了溝通。
華圖投資是北京華圖宏陽教育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圖教育”)全資子公司,后者曾多次試圖借殼上市或香港上市,但最終均未成行。
從雙方估值角度來看,山鼎設計當前市值僅為22億元,而華圖教育估值則在百億元以上,且兩者在業務上并無關聯協同。從投資目的上分析,華圖教育單純財務投資山鼎設計的可能性并不大,不排除通過山鼎設計實現分步借殼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吉藥控股(300108)作為創業板首個賣殼案例,試圖與修正藥業達成交易,但最終失敗。
華圖教育
五度上市折戟
說起華圖教育,資本市場似乎并不陌生。事實上,華圖教育早在2012年10月就啟動了IPO輔導備案,但因當時證監會暫停IPO申報受理,公司首次沖刺IPO就此擱置。
2014年7月,華圖教育宣布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新三板教育培訓第一股(830858.OC)。2015年4月,華圖教育擬作價26.5億元借殼*ST新都上市,兩個月后終止。
2017年,華圖教育再次啟動了借殼上市的念頭,擬與揚子新材(002652)重組,隨后終止。當年5月,華圖教育發布公告,宣布重啟A股IPO。
2017年9月,新頒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又一次給華圖教育的上市帶來變數。這一因素也讓華圖教育再度打消了A股IPO的念頭。
不過,華圖教育沖刺資本市場的欲望仍然強烈。2018年3月,港交所官網披露了華圖教育的上市申請文件。此前的2018年2月,華圖教育正式從新三板摘牌。
在新三板掛牌期間,華圖教育也有過兩次融資動作,第一次是在2016年2月,以24.39元/股的價格融資1.8億元,發行對象主要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第二次是在2016年11月,以72元的價格融資7億元,發行對象為5家機構,發行完成后,公司估值達到100.87億元。
而根據華圖教育在新三板摘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股價31.33元/股,其市值最終定格在了134.5億元。
從最早的A股IPO申報,到兩次借殼上市失敗,再到重啟A股IPO及港股上市計劃,華圖教育在長達7年中五度沖刺上市,但最后的結果依然未能如愿以償。
競爭對手后來居上
華圖教育主營業務為公務員考試培訓,專注服務于大專及以上學歷學生,經過了逾15年的發展,華圖教育在國內公務員培訓領域占領份額為12.7%,在行業中排名第二,排在首位的是中公教育(002607),市場份額約為20.9%。
“公考雙雄”華圖與中公的競爭由來已久。據業內人士表示,雙方在公務員考試培訓領域已經競爭十余年,有華圖的市場就必有中公。此前雙方的規模都相差不大,倘若華圖教育能夠早幾年上市,不排除在規模上明顯超越中公的可能。
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早有上市之意的華圖教育一直未能圓夢,“后知后覺”的中公教育反而“后來居上”,比華圖教育先一步登上A股資本市場。
2018年年初,亞夏汽車就宣布因籌劃收購中公教育而停牌,此舉也被視作中公教育“借殼上市”之舉。2018年11月,該重大資產重組獲得證監會核準,2018年底完成了重組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事宜。2019年初,亞夏汽車宣布正式更名為中公教育,成功奪得A股職業教育第一股的稱號。
中公教育的借殼上市無疑是一大經典的資本運作案例。按照借殼方案,中公教育自身作價185億元重組注入亞夏汽車,在完成借殼后,如今中公教育的總市值已經超過900億元,中公教育實際控制人魯忠芳、李永新的身價已經分別達到387億元和41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中公教育在2015年-2017年近三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61億元、3.27億元及5.25億元。相比之下,華圖教育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11億元、3.4億元、3.75億元。可以看到,從2017年起,中公教育的盈利規模就開始明顯超越華圖教育。
山鼎設計
曾兩度終止重組
華圖教育本次擬受讓山鼎設計控股權,再一次引發了其借殼上市的猜測。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山鼎設計似乎也有著迫切的重組需求。
山鼎設計首次欲跨界重組發生在2017年11月,當時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作價11億元購買深圳市薩拉摩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00%股權。到了2018年6月,山鼎設計宣告終止此項重組。
2019年4月,山鼎設計又祭出新的轉型并購計劃,擬以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購買新三板公司賽普健身(430747)80.35%股份,交易金額暫定21.47億元;同時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北京賽普3.23%股權,交易金額暫定8806萬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直接持有賽普健身80.35%股份,同時直接及通過賽普健身間接控制北京賽普100%股權。
7月26日晚間,山鼎設計公告稱,交易雙方最終未能就本次重組的部分核心交易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距離此次重組終止不到一個月,山鼎設計即宣告,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方面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宜,交易對方為華圖投資。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山鼎設計之所以頻繁跨界并購,是因為公司主業觸及天花板。公司方面對此回應稱,主業一切正常,經營狀況也正常。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