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首創股份成立20周年。首創股份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從2014年到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五年復合增長率達22.18%。公司經營性凈現金流達32億元,居行業首位。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48%。
首創股份董事、總經理楊斌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首創股份的20年也是中國水務環保行業市場機制探索的20年。首創股份是伴隨行業發展和變革成長起來的行業主力軍。沒有新中國成立后的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沒有水務環保行業市場變革,就不會有首創股份這樣的市場化國有企業。未來十年,我們希望將首創股份打造成一個位列全球前三的環保旗艦企業。”
“生態+”戰略重塑環保產業
1999年8月,首創集團發起設立的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首創股份在上交所正式掛牌,標志著公司邁進資本市場的舞臺。
“早在上市之初,首創股份就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地選擇了水務行業,我們考察過醫藥、通訊等行業,最后結合公司自身的優勢,發現水務行業還沒有完全引入市場機制,未來將是一片藍海。”楊斌回憶說。
20年走來,首創股份為全國23個省及新西蘭、新加坡超過100座城市提供可持續的水務、固廢、生態環境和清潔能源服務。其中,水處理規模達到2629萬噸/日,固廢處理能力達到4萬噸/日,服務人口超過5000萬。
楊斌說,這20多年從水務行業市場化破冰,單體水廠的特許經營模式造就了一批市場化的水務企業;在此之后,隨著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我們迎來了廠網一體化運營時代;“十三五”以來,生態環境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環境綜合治理成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措施,“廠-網-河湖”環境綜合治理需求快速增長。從市場需求來說,連續服務和可持續運營越來越成為關注的焦點,環境產業逐步從重投資、重建設向重運營、重服務的方向發展,如何解決區域綜合生態環境問題,進而將治理的外延延伸到資源和能源的循環,逐步將成為新的挑戰和命題。
為了順應這個趨勢,2018年5月,首創集團發布環境產業版塊“生態+”戰略,開啟了輕重并舉、動能轉換的發展新篇章。“‘生態+’發展戰略,立足于提供可持續、循環發展的優質公共服務,我們希望整合首創集團環境產業‘水環境、固廢、大氣、能源’四種業態,為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立體的環境-資源-能源綜合解決方案,當好政府的環境專家和環境管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綜合服務、增值服務、協同服務。”楊斌說。
目前,首創股份初步形成了“N類業務線、八種業務能力、八種管理能力”構成的綜合能力圖譜,初步具備了“廠網河湖”一體化、“城鎮村戶”一體化、“技投建運”一體化的環境綜合治理能力。
環保寒冬逆勢增長
2018年以來,環保行業陷入寒冬,首創股份卻逆勢增長,營業收入首次破100億元大關,歸母凈利潤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好的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繼續保持高增長,歸母凈利潤預計將增加1億-1.2億元,同比增長48%-57%。
“這得益于首創股份過去20年的穩健的經營策略和過硬的運營能力,我們并沒有完全隨著行業的變化而變化,而是在戰略選擇、投資標準、風險控制等各個方面堅持初心。”楊斌說,“環保行業火的時候我們保持冷靜的態度,行業傾向于工程為主的時候,我們還是堅持要以運營服務為主,在行業進入寒冬時公司才能抵御風險。”
他認為,如今PPP模式的推進已經進入了深水區,保持定力很重要。上一輪PPP項目的工程化色彩比較突出,而作為環保企業,首創的優勢在技術和運營方面,公司追求的是在長期經營中體現項目的價值。
在操作層面上,公司嚴格篩選擬跟進的投資項目,在進行投資項目盡調工作期間或完成盡調工作后,對投資項目進行風險評估,把控項目質量,并對項目存在風險進行提示,執行團隊針對風險提示擬定相應解決方案并落實。
券商分析認為,在去年行業寒冬之中,首創股份融資渠道仍較為通暢,通過銀行借款、中票、超短融、公司債、定增等多種方式,籌資超過兩百億元,體現了強大的資金管理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今年一季度公司發行的5億超短融和6億中期票據票面利率分別為3.24%、3.70%,融資成本處于較低水平,這將為此后業績增長提供有力保障。
緊跟國家戰略明確三大布局
在貫徹執行“生態+”發展戰略的進程中,首創股份緊跟國家戰略進行業務布局。楊斌介紹道,公司已經明確三大布局:一是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圈、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深耕水環境市場;二是發揮公司技術和品牌優勢,拓展包括PPP模式、EPC+O模式和技術咨詢及設備集成模式在內的多元服務模式;三是充分挖掘“技—投—建—運—研”各環節的內涵價值,實現項目收益的最大化。
在京津冀地區,首創股份項目總投資接近60億元,共有21個項目,其中雄安新區有2個供水項目和1個村鎮污水項目。首創股份在長江重點流域沿線的8個省11個城市實現投資120億元,市政供水項目14個、市政污水項目27個、固廢等項目7個,處理規模接近500萬噸/日。在粵港澳大灣區,首創股份目前的處理能力達到140萬噸/日,項目包括供水、污水處理、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資本市場為首創股份的發展壯大插上了“翅膀”。楊斌認為,資本市場對環保行業的優質上市公司不斷支持,首創股份上市以來已經完成了3次再融資,在資本市場融資規模60億-70億元,目前首創股份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再融資業務。
“隨著科創板的發展,首創積極培育旗下一些小而美的公司打造專業技術能力,包括信息化、工程管理、農村污水一體化設備公司等。目前,公司和北控水務共同投資的開創環保,正在準備申報科創板。首創股份自身也將加大研發投入,2019-2020年公司在研發投入上會有大幅度的增長。”楊斌說。
他表示:“未來環保行業將形成8-10家體量很大的平臺型公司。我們希望未來10年,打造一個排在全球前三的環保公司,這個前三不是按照規模,而應該是按主營收入,利潤、市場滿意度等來進行綜合排名。”
楊斌表示,今年正是首創股份成立20周年,公司會繼續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長江大保護等國家戰略重點規劃中都繼續發揮國企責任。未來,首創股份將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重點地區、推進具有示范意義的城市、農村以及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的項目落地。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