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對于恒力石化8月9日晚間最新披露的2019年中期業績,有市場分析人士只用兩個字來評價,那就是“驚艷”。該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相較于一季報,最新披露的半年報對公司來說并不僅僅是只多了一塊煉化項目,而是切切實實地實現了質的飛躍。
3月25日打通全流程,5月17日煉化項目實現全面投產。8月9日晚間最新披露的2019年半年報,其實也是恒力石化打通全產業鏈后的一次業績首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恒力石化實現營業收入423.33億元,同比增長60.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21億元,同比增長113.62%。這兩個關鍵數據不僅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且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已經全面超過了公司去年的全年盈利。此外,半年報中披露的相關數據還顯示,公司2017年重大資產重組所購標的恒力投資2019年上半年未經審計的凈利潤約為19.51億元,是當年承諾業績的195.10%。
半年報中,恒力石化把上半年業績的增長主要歸功于PTA行業供需格局明顯改善帶來的盈利增加和公司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產生的利潤貢獻。據公司最新披露的業務數據,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PTA的平均價格為5492.25元/噸,較去年同期提升10.69%。由于煉化項目的投產,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還新增了化工品和成品油兩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42億元和20.14億元。
“一季度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50億元左右和5億元左右,算下來相當于在今年的第二個季度,不到300億元的營業收入卻實現了35億元的凈利潤。”該市場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講道,“煉化項目對公司真正全面產生貢獻的時間并不長,但在其影響下的上半年業績,卻實在是超出了預期,讓人覺得驚艷。”
該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石化行業中,產能的規模效應以及先進的工藝及設備是降低成本提升盈利的關鍵。恒力石化在聚酯化纖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布局不僅都具有裝置大型化、產能規模化、結構一體化的特點,且具有齊備的電力、能源、碼頭、儲運等產業配套能力,綜合運營優勢突出。此外,雖然我國從PTA到聚酯化纖產業鏈的產能規模在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原來上游國外PX廠商長期壟斷攫取著巨額利潤,擠壓了下游的盈利空間。隨著我國民營煉化項目的逐步投產,將充分提升我國在該行業的話語權,也將實現利潤向產業鏈中下游的合理轉移。率先實現從最上游原油加工到最下游聚酯制造的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的恒力石化,也將率先受益。
“業績披露后,這兩天電話幾乎被打爆,由于超預期,很多的分析師都在打電話。”恒力石化董事會辦公會室主任、證券事務代表高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率先在行業中實現煉化項目的全面投產,打通全產業鏈布局,并不是簡單地增加了大煉化一塊的業務收入和利潤,帶來的是上下游的協同效應和整體綜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從恒力石化了解到,由公司投建并已全面投產運營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包括2000萬噸常減壓、1150萬噸重油加氫裝置、960萬噸重整裝置、450萬噸芳烴裝置、130萬噸混合脫氫裝置等大型工藝裝置,是截至目前全球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技術工藝最復雜、加工流程最長、業務一體化程度最高、產業配套最齊全的重大石油煉化項目,創造了多項行業之最。項目選用先進的全加氫和沸騰床加氫工藝,可以用最劣質的原油,生產最高品質的成品油與化工品。項目還配套有包括自備燃煤熱電廠、自建煤制氫聯產甲醇、醋酸裝置及自備原油碼頭、成品油碼頭、原油罐區等,年節省成本預計在30~40億元。高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全產業鏈運營后一個好處,就是無論上、中、下游的盈利情況如何轉移變動,公司都可以牢牢鎖定整個鏈條的利潤。
“公司在上游擁有年產450萬噸PX的能力,目前基本能夠滿足下游660萬噸PTA產能對原材料需求。”高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煉化項目生產出來的PX和醋酸直接利用管道輸送到旁邊的PTA工廠,與原來的從國外進口原料相比,光節省下來的的運費、關稅、損耗等中間成本就非常可觀。”
上下游業務緊密聯系、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加上原料、產品儲存運輸系統的巨大優勢,大大增強了煉化項目的經營彈性空間與綜合成本優勢。《證券日報》記者從恒力石化了解到,按目前達產情況測算,2019年預計該煉化項目將實現產值超1500億元,利稅380億元。此外,公司的150萬噸/年乙烯項目和250萬噸/年PTA-4項目建設也已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高峰期,并計劃于今年10月份投料開車。250萬噸/年PTA-5項目、135萬噸/年多功能高品質紡織新材料項目和20萬噸/年高性能車用工業絲技改項目也將于明年陸續投產。到2020年,所有在建項目全部達產后,恒力石化預計將實現產值3000億元,利稅650億元。
恒力石化對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在半年報中做出了良好的預期,公司表示,擁有背靠全球最大終端市場的地利人和,隨著民營大煉化項目逐步投產加快打造上游產業競爭優勢,國內聚酯化纖產業鏈一體化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有利于行業龍頭企業從容應對國際綜合競爭、優化貿易結構和推動整體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行業企業將迎來更為有利的發展階段,從最上游原油加工到最下游聚酯制造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產業運營模式將打開并確立行業的成長盈利新周期。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