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ST雛鷹繼續跌停,收報0.69元/股,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格低于面值。公司當晚公告,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自8月2日開市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62家A股公司股價低于2元/股。其中,20家公司股價低于1.5元/股。
或成“面值退市”第二股
因股價持續跌破面值而退市此前已有先例,中弘股份成為A股首只“跌破面值”退市的個股。4月下旬公司發布2018年年報以來,*ST雛鷹股價一路走跌。7月5日開始,公司股價開始連續跌破面值。目前,*ST雛鷹債務高企,巨額虧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2010年9月,*ST雛鷹登陸深交所。前些年,豬肉價格上漲。2015年和2016年,*ST雛鷹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2倍,一度成為A股市場備受追捧的白馬股之一。2015年6月12日,公司股價創出歷史高位的9.08元/股,市值最高接近300億元。
然而,豬周期結束,外加非洲豬瘟沖擊,*ST雛鷹的經營出現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8年11月,*ST雛鷹公告,公司發行的“18雛鷹農牧SCP001”違約,應償本息共計5.28億元。為了償債,公司提出了“欠債肉償”計劃,對公司現有債務調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且已經與小部分債權人達成初步意向,涉及本息總金額2.71億元。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ST雛鷹總資產196.4億元,總負債18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2.68%。侯建芳所持公司40.2%股份已經全部被多輪輪候凍結。
資金鏈斷裂進一步加劇公司經營狀況惡化。2019年1月31日,*ST雛鷹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2018年度虧損額由15億元至17億元調整為虧損29億元至33億元。公司解釋稱:由于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于預期。
2018年,*ST雛鷹虧損38.64億元;2019年一季度,繼續虧損11.03億元。
最終,*ST雛鷹2018年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3月18日,公司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目前,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或決定。
多家公司股價較低
截至8月1日收盤,*ST雛鷹股價報0.69元/股,跌停封單超過346萬手。這意味著仍有2.4億元資金等待出逃。8月2日起,*ST雛鷹將停牌,等待15個交易日后深交所的最終決定。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不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深交所作出上市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后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將進入退市整理期(深交所另有規定的除外),期限為三十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間,上市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板交易,公司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上市公司應當在股票被終止上市后及時做好相關工作,以確保公司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整理期屆滿后四十五個交易日內可以進入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收盤,62家A股公司股價低于2元/股,20家公司股價低于1.5元/股。其中,*ST雛鷹、金亞科技、*ST華信、*ST華業4家公司股價低于1元/股,*ST大控剛好為1元/股。
在股價最低前20家公司中,除ST銳電外,其余公司2018年全部虧損,今年一季度則全部虧損。*ST雛鷹今年一季度虧損11.03億元,在上述62家公司中一季度虧損額最高;已經披露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均預計虧損。
*ST雛鷹預計上半年虧損14.8億元-16.2億元。公司稱,上半年公司生豬出欄大幅下滑,且生豬養殖成本有所增加,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同時,公司負債規模較大,財務費用較高。
退市常態化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97年至2018年,美國上市公司的總數由8851家下降至4397家,過去21年間總數減少5成左右。考慮到美國每年IPO上市的公司數量約100多家。這意味著過去21年美國每年退市的公司數量超過300家,平均每年退市率超過5%。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退市比例高是資本市場成熟的一種結果,但不能拿退市比例當成一項考核指標。”張巍介紹,研究顯示,股票一旦退市,其價格將平均折損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閩燦坤B曾通過縮股方式實現保殼。6年前,閩燦坤B連續18個交易日收盤價跌破面值,面臨退市風險。生死存亡之際,閩燦坤B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理由停牌+實施縮股方案”的“組合拳”成功保殼。
專家認為,有的市場允許通過縮股方式實現保殼,根本在于不同的交易制度和市場環境:境外市場上市公司股票面值并不確定,由各公司自行設定;公司對自己股票的最小買賣單位,即每一手交易代表的股份數自行設定;例如,香港市場盛行拆股,不少公司通過拆分股票,股本增加股價降低,即使股價低于面值也不會退市,同時允許公司通過縮股維持股價穩定;對退市的執行已經形成穩定的機制,且市場對“殼”價值關注度沒有這么高。
上述專家表示,A股目前采取確定面值、最小報價單位的制度。如果允許通過縮股進行保殼,實質上并沒有導致公司基本面改善和價值提升,容易引發市場對于這一類公司的炒作。張巍則表示,縮股不一定能阻止股價下跌。“更需要對那些弄虛作假、不遵守信息披露規則的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面值退市的公司確實在經營上遇到比較大的問題;退市常態化很需要,同時要對相關法律法規及實施細則進行完善,公開透明且嚴格執行,讓參與者有明確的預期。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