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危機進一步升級,這一次輪到實際控制人馮鑫。7月28日晚間,暴風集團(300431)發布公告,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暴風集團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截至記者發稿,暴風集團尚未向記者回應實際控制人調查細節;暴風TV方面表示剛剛得知消息,并不了解上市公司情況。
天眼查信息顯示,圍繞馮鑫有高達552條風險提示,其中馮鑫所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暴風集團,今年6月、7月被北京、上海等地區人民法院6次公示為失信公司,被定性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4次因暴風集團股權凍結相關事宜被要求司法協助。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暴風集團發生訴訟賠償費用約2000萬元。
光大起訴馮鑫
暴風集團危機此前早已有跡象。
今年5月8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光大浸輝、上海浸鑫對公司及董事長馮鑫提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6330.66萬元,合計為7.5億元。
這起訴訟要追溯到2016年。光大證券旗下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聯合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設立浸鑫基金,出資2.6億元撬動杠桿資金52億元,跨境并購全球體育賽事版權公司(MP&SilvaHoldingsS.A,簡稱MPS)65%股權。但2018年MPS被破產清算,彼時僅出資6000萬劣后的光大資本因其普通合伙人身份,最終成為此次事件的兜底方,光大證券因此計提15.21億元資產減值損失,直接導致光大證券2018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96.57%,成為券商行業之最。另一當事方暴風集團則計提了1.9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
根據當時公告,暴風集團表示,光大浸輝及上海浸鑫以暴風集團和馮鑫未能履行《關于收購MP&SilvaHoldingS.A.股權的回購協議》的約定為由,對暴風集團及馮鑫提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要求暴風及馮鑫承擔損失賠償責任。
暴風智能財務調整
有財務專家向記者表示,暴風集團可能準備今年財務大洗澡。暴風智能作為暴風集團重要資產,運營者暴風TV等產品,是導致上市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最近頻繁陷入“公司解散”、“員工討薪”風波中。同日,暴風集團還發布公告了對旗下暴風智能會計調整,不再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根據方案,暴風控股將所持暴風智能6.748%的股權,作價1000萬元轉讓給忻沐科技。轉讓完成后,暴風控股持有暴風智能4.1335%的股權,忻沐科技持有暴風智能6.748%的股權。本次轉股完成后,暴風集團持有暴風智能的股權比例仍為22.5997%,暴風控股持有暴風智能4.1335%,忻沐科技持有暴風智能6.748%,而暴風集團與暴風控股已經解除在暴風智能采取一致行動;上市公司由于放棄了優先認購權等因素,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以及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目前暴風智能董事會人數為5人,其中,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委派2人;另外,深圳風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撤銷了在暴風智能董事會1名董事提名權。而風迷投資實際控制人正是暴風智能CEO劉耀平。
對于本次最新調整,暴風集團表示,公司與暴風智能的合作模式近期不會直接發生根本變化;并認為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但上市公司仍存在經審計后2019年全年凈資產為負的風險。記者注意到,本次項調整將直接導致暴風集團財務追溯,今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從此前披露1749.5萬元擴大至1.11億元,資產總額規模則縮減一半以上。
暴風智能作為暴風集團重要資產,導致上市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暴風集團預計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擴大至2.3億元至2.35億元,其中,公司介紹由于暴風智能對行政、線下銷售等部門進行了調整,估值預測有所下降,進行初步測試,預計商譽減值約1.27億元,應收款項按賬齡計提壞賬準備約3500萬元,上市公司層面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約1.63億元。
2018年度,暴風集團虧損10.90億元,會計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認為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其中,暴風智能自2016年度至2018年度持續虧損-3.58億元、-3.20億元、-11.91億元,而上市公司報告期內并未對收購暴風智能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深交所曾就此問題向上市公司發函問詢。
當時上市公司回應表示,公司針對因商譽而產生的保留事項,公司正在接洽暴風智能戰略投資人,擬通過融資解除持續經營壓力。同時,暴風智能也正在逐步調整經營模式,提成產品競爭力,提升產品毛利率水平。公司預計通過解除持續經營壓力和調整經營模式完成業績增長假設,保留事項預期將于2019年消除。
暴風TV高管最新向媒體表示,暴風TV確實資金鏈緊張,目前正在尋求新的融資。從工商資料來看,去年暴風智能進行了融資,去年12月注冊資本增加至4244萬元,新增了東山精密,出資比例約11%,另外上市公司出資方還包括奧飛娛樂等。
實控人危機四伏
截至今年3月末,暴風集團總資產為12.17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12.42億元同比下滑2.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684.66萬元,較2018年年末的2423.45萬元下滑71.75%;流動資產合計6.09億元,較上年年末的6.2億元下降1.77%。
據公司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預計2019年上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3億元至2.35億元。如果按照半年報預報的虧損幅度,公司存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的風險,即將面臨退市。
公司實控人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天眼查數據顯示,馮鑫旗下目前有46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18家,擔任股東13家,擔任高管42家。不過諸多跡象表明,龐大的資產規模反而使其流動性正在迅速收緊。從股權質押比例角度來看,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馮鑫未解押股權質押數量超過70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34%,占其持有得股份數量的100%。
如此高的股權質押率,正在隨著公司市值得快速下殺而風險重重。截至最新交易日,暴風集團股價僅為6.30元,市值20億元左右。這與公司2015年3月上市之初股價曾創40天36個漲停、集團內部也因此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的紀錄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價大幅下殺之前,尤其是本次事發之前,不少高管都已經密集減持套現。以張鵬宇為例,今年6月,暴風集團發布公告,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張鵬宇擬減持股份預計減持不超總股本0.02%。當時公司公告表示,本次擬減持原因為支付股權激勵計劃個人所得稅稅款;股份來源為股權激勵授予限制性股票(含因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獲得的股份);減持價格是根據市場價格確定。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