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科創板上市委迎來上會高峰期,19日將首次迎來一天兩場“大考”,心脈醫療作為“考生”將見證這場意義非凡的考試。從4月11日亮相科創板“考場”,到6月10日接到上會通知,歷經“三試”的心脈醫療稱得上是一個備考經驗豐富的“考生”。
這個“考生”素質如何?上證報記者采訪行業研究員、創投機構等了解到,心脈醫療雖是資本市場的“新兵”,但卻是國內創新醫療器械領域的高手。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從技術、產品及市場多角度綜合來看,心脈醫療均符合科創板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定位。
核心產品比肩國外巨頭
心脈醫療主要從事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主動脈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公司是國內產品種類齊全、規模領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公司的產品和技術的先進性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據了解,心脈醫療成功開發出第一個國產腹主動脈覆膜支架、國內唯一獲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動脈夾層外科手術中使用的術中支架系統。公司自主研發的Castor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首次將TEVAR手術適應證拓展到主動脈弓部病變,是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動脈支架。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擁有已授權的境內外專利86項。
浩悅資本副總裁郭一信接受記者采訪稱,鑒于心血管介入器械安全性和復雜性,核心技術壁壘是跨學科交織,從材料學、機械設計到自動化、藥學、藥物制劑、紡織工程,都有涉及。研發周期長、成本高、專利多,相較于創新藥仿制不易,加上對植入類三類醫療器械安全性嚴管控,臨床注冊尤為嚴格,因而市場上仍以進口產品為主。“心脈醫療憑借其核心產品,國內外幾十項專利授權,并多次申請獲得國內醫療器械綠色通道,切實反映了其良好的成長性。”
就市場占有率來看,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醫藥生物分析師徐佳熹指出,心脈醫療在中國主動脈介入器械市場中位列第二,僅次于外資品牌美敦力。按手術量測算,2018年公司主動脈支架產品的市占率為26%。公司的外周血管介入產品則正處于起步期,未來長期放量可觀。
市場及研發蓄能高增長
在郭一信看來,創新醫療器械領域已經許久沒有出現新的A股上市公司,此次心脈醫療亮相科創板對于醫療器械領域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近年來中國本土力量在介入耗材領域的多年創新投入已構建起客觀的技術壁壘和領先優勢,這為心脈醫療進入資本市場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快速增長的心血管領域市場剛需也為心脈醫療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據悉,主動脈和外周市場藥物治愈率有限,微創醫療器械治療方法成為不可替代的解決方案。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主動脈和外周海外新技術的治療趨勢及行業發展增長迅猛。主動脈國內市場約10億元,復合增長率17.2%;外周國內市場約30億元至40億元,復合增長率15.4%。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新醫改政策落地,醫保費用有序增長,替代需求強烈。”郭一信看好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前景。
事實上,旺盛的市場需求也促使心脈醫療迎來快速成長期。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收入復合增速為36%,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48%。主動脈支架類產品及術中支架類產品為目前公司收入來源的核心,報告期內其收入占比超過95%。
不過,郭一信也向記者闡述了行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一是醫保缺口逐漸顯現,“4+7”帶量采購政策試點,國家高值耗材規范化管控政策即將落地,未來高值耗材可能存在一定的降價壓力;二是更多的醫生需要進一步通過培訓學習掌握介入技術,市場才能進一步釋放潛力,做大做強市場。
作為科創“考生”,創新研發實力決定了企業高增長的“后勁”。進一步來看公司的研發儲備能力,心脈醫療2018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20.71%,位居目前科創板申報的生物醫藥企業前列。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醫藥生物分析師東楠注意到,公司研發投入主要用于推進主動脈覆膜支架、單分支型術中支架以及多款外周動脈球囊擴張導管與靜脈介入產品,研發進度與在研產品的先進性均領跑細分行業。
“公司作為細分賽道領先者,有望憑借強有力的研發實力不斷推出新品,提升產品滲透率并隨著整體市場的擴容而維持較快增長。”東楠向記者表示。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