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見習記者 王僖
4月19日晚間得利斯披露2018年年報,公告顯示,公司2018年度實現營收20.19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0.16萬元,在整個生豬產業受非洲豬瘟影響的情況下,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營收同比增長25.48%,凈利同比增長7.79%。
然而,公司上市十年來,市值卻不升反降,處于低位狀態。據統計,公司IPO發行市值約55.37億元,目前市值約32億元;根據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17.94億,凈資產13.35億,市凈率2.46;同花順4月19日收盤數據顯示,可比公司市凈率均優于得利斯,華統股份3.86,龍大肉食3.83,金字火腿4.49,雙匯發展6.80,整個A股的肉制品市凈率為4.57。上市十年市值低位徘徊,估值處于行業尾部,老牌豬肉概念股得利斯的潛力何在?
老牌肉制品企業優勢仍明顯
得利斯成立于2003年,于2010年登陸中小板,是以生豬屠宰、冷卻肉、低溫肉制品、調理食品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專營企業,也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國內少數擁有多層次客戶群體、合理市場網絡和完善冷鏈物流運輸體系的公司之一。
“得利斯目前已經建立共計2萬余個銷售網點,主要客戶包括連鎖超市、經銷商、加盟店、大型肉制品生產企業、餐飲和機關單位等。得利斯品牌擁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有著深厚的市場影響力,“得利斯”牌低溫肉制品連續多年被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認定為“全國市場同類產品銷量第一名”,得利斯股份是得利斯集團一體化布局的關鍵板塊。
而創立于1986年的得利斯集團,現已發展為集良種豬繁育、標準化飼養、飼料生產、獸藥防疫、生豬屠宰、肉品加工、生物工程于一體的國家大型一檔企業集團。集團生豬養殖以山東諸城、萊蕪為中心建立基地,形成從良種繁育到收購運輸的標準化鏈條,以此為基礎,集團采取“企業合作社養豬場”的模式,未來計劃建立100個生豬合作社,建設1000處標準化養殖小區,發展10000個標準化養豬場。
公司介紹,公司本部所在地區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是國內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之一,出欄量在全國位居前列。子公司吉林得利斯位于東北地區的松遼平原,東北地區是新興的生豬養殖區,該區域亦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且豬肉供應較充足。兩公司的區域布局保證了公司有充足穩定的生豬資源,從供給方面能有效支撐公司迅速擴大生產規模的戰略規劃。山東、北京、西安、吉林四大基地,銷售網絡覆蓋華東、華北、西北和東北等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布局合理,具有巨大的市場容量與發展潛力。
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從生產研發、產品質量、工藝流程、生產效率、市場開拓等方面入手,積極應對,經受了市場的嚴峻考驗,繼續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非洲豬瘟帶來大變局
《證券日報》記者從公司方面了解到,2018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低迷疊加非洲豬瘟,使得聚焦生豬養殖單一環節的企業面臨大幅虧順,但隨著非洲豬瘟帶來生豬產能加速去化,豬肉供需缺口將逐漸顯現,生豬價格拐點提前來臨,據農業部專家初步預計,今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
同時,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國家政策建議由“調豬”改為“調肉”,鼓勵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企業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提升畜禽就近屠宰加工能力,建設畜禽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減少畜禽長距離移動,降低動物疫病傳播風險,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公司方面表示,突如其來的大變局,帶來的是永恒的機會,只不過是在變化之中,風險也將放大,對于杠桿率低、負債率低以及產業鏈布局相對較長的企業來說,相對處于有利的位置。公司方面認為,接下來中國肉制品行業的總體態勢將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肉類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投入產出比和利潤總額逐步上升。而公司的“企業合作社養豬場”的模式,也有利于集團抵御非洲豬瘟帶來的消極影響,并把握產業變革機遇。我國生豬產業是超萬億的蛋糕,但并未存在巨無霸,大變局將會如何改變產業格局?市場也將拭目以待。
加碼肉牛加工行業
公司年報還提到,近些年肉類的生產和消費一直呈快速增長態勢,2018年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產量略有下降,牛肉產量略有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下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
而且我國在2017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牛肉進口國,2018年,我國大陸正關牛肉和牛雜進口總量增至106.3萬噸,首次躍居全球首位,同比增長34.8萬噸。這將使中國在全球牛肉貿易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得到全球供應市場和國家的重視。
公司介紹,得利斯根據大眾消費趨勢,新上肉牛加工項目,積極進行牛肉類產品的生產研發與市場拓展,并預計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開工投產。“目前該目進展順利,廠房設施已竣工,正在辦理相關證照手續并進行設備安裝,公司將充分做好統籌梳理工作,盡快理順產品研發思路、市場布局等問題,盡早投產,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增加效益。”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公司還表示,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通過并購、合作等不同方式進行行業整合,不斷擴大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及行業影響力,實現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