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繼2018年營收凈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之后,浙商中拓2019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再傳捷報。一季報預告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約1.85億元至1.95億元,同比增幅區間在223.69%至241.19%。
浙商中拓表示,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主要基于公司深入推進產融一體、貿工一體和內外一體,搭建“天網”“地網”支撐平臺,做專做精供應鏈管理,集成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公司實施“條塊結合”的事業部管理,強化訂單管理和價格管理,運營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原控股子公司浙江中拓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因增資擴股致其第一大股東變更,公司不再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公司持有的中拓融資租賃股權按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相應增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000萬元。
總資產10年增近6倍
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2.94億元,同比增長30.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76.58%;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102.01%。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是浙商中拓進入浙江省國資系統的第十年。在沒有任何并購整合的背景下,公司總資產由2008年的16.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16億元,年營業收入從20余億元增長到633億元,年大宗商品實物量從20多萬噸增長到2000萬噸量級,連續9年榮登《財富》中國500強榜單。
事實上,浙商中拓的十年“蝶變”與其賴以生存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集成服務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密不可分。
資料顯示,公司已在全國構建了完善的服務網絡,共設立了三十余家全資/控股子公司、業務部門,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經濟發達或高速增長的地區;同時,公司還在新加坡等地擁有3家境外平臺公司,逐步實現業務的全球化和內外貿一體化。
作為供應鏈集成服務的配套支撐,公司線上以商務電子化和管理信息化為核心,線下以倉儲、物流為支撐,打造“無車承運人”和“無船承運人”平臺,截至2019年3月31日,平臺納入承運商168家,車輛2011輛,目前,公司運營管理的倉庫網點已達32個。
浙商中拓董事長袁仁軍在“公司2019年度集成服務年會及風控年會”上表示,公司要憑借優秀的集成服務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改變大宗商品流通領域落后、不節約的局面,持續為社會、行業、客戶創造價值,實現供應商、客戶以及公司三方協同發展。
做精做專供應鏈集成服務
近年來,國家一直大力支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強調供應鏈的重要戰略意義,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更是首次提出了要發展“現代供應鏈”。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行業發展將駛入“快車道”,而浙商中拓作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組織者和供應鏈管理者,將在行業黃金期中搶占先發優勢。
年報顯示,公司主業供應鏈集成服務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3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99.73%。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數百億元級營收規模的企業而言,公司銷售費用僅有2.46億元,比去年同期還下降了6.88%,其管理水平可窺一斑。
業內人士認為,將這種精益求精的管理水平應用于生產性服務業,將有效改善過去粗放式增長帶來的資源浪費。數據顯示,我國社會化供應鏈成本占到GDP的18%左右,歐洲和美國占比為7%至8%,而日本卻低至5%至6%,由此可見,我國供應鏈效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生產性服務業做得好,可以極大提升社會經濟運營的效率,重塑中國制造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引擎。”袁仁軍表示,未來,浙商中拓將繼續做精做專供應鏈集成服務,為“基本建設”與“中國制造”貢獻力量。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